孩子们迅速搬来了梯子,有的拿起轮胎在梯子上滚了起来,有的把轮胎和梯子组合起来了,玩起了攀爬的游戏。晨晨和小幕把梯子两头都搭在轮胎上,玩起了 “过小桥”的游戏,玩了一会,小朋友们发现“小桥”摇晃的太厉害了。
幼儿对话 A:我刚刚走过去了,梯子有点不稳,有时候会掉下来。
B:有时候梯子动来动去,我有点害怕。
C:那是因为梯子下面的轮胎放的太少了。
面对困扰,教师鼓励孩子进行交流讨论,找出解决办法:
1.过小桥的时候可以拉着小朋友的手。
2.可以在过桥的时候扶着棍子过去。
3.可以在梯子下面多放几个轮胎。
4.可以找两个轮胎压在梯子两头。
教师思考:
幼儿第一次尝试把轮胎和梯子组合进行游戏,他们从开始的个人玩,到多人合作一起玩,由单纯的玩轮胎,到发现可以把梯子和轮胎组合在一起玩,从放在地上走,过渡到把梯子架起来走,每一次发现都是创新和进步。幼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了原有的游戏认知,丰富了游戏经验,为下次游戏的推进打下了基础。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讨论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既是幼儿对之前游戏的回顾,也为后续的游戏提供了方法支撑。
再探轮胎和梯子
有了之前的活动经验和反思总结,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游戏。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让梯子更稳的方法。
有的小朋友尝试在搭好的梯子两端压一个轮胎,有的小朋友想到用三个轮胎支撑梯子,玩了几次后觉得放多几个轮胎,梯子更稳了。这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其中一个“桥”变得更不稳了。
教师思考:
幼儿在一次次体验中找到了让梯子变稳定的方法,观察到轮胎的大小不一样也会影响梯子的稳定性,孩子们在游戏中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在搭好“小桥”时,幼儿能根据玩轮胎的已有经验,在搭好的“小桥”上创新了多样玩法,孩子的游戏水平向更高一级发展。
支持策略:
1.在幼儿自主探索用轮胎和梯子进行搭建时,给幼儿提供充足的轮胎和梯子,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过多干预幼儿的搭建过程,给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条件,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认真观察、自主解决问题、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
2.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梳理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轮子越多梯子越稳、轮胎大小相同梯子越稳等经验,引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和他人经验的学习与反思,促进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