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24.1.16 | 地 点 | 会议室 |
主持人 | 张娟 | 记录人 | 徐吉 |
研讨主题 | 户外自主混龄游戏案例分享 | ||
参加人员 | 全体成员 | ||
会
议
内
容 | 一、开场 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促进身体整体均衡协调发展,拓展游戏空间,共享有效资源,使户外体育活动更系统化、科学化,我们今天来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专题案例分享研讨活动。 二、户外区域分享 1、自主区 马:中班的孩子玩运沙包是比较简单的借助了辅助材料,大班孩子就加了难度,要走过障碍再运沙包,一开始是只有大班在玩,中班的孩子再加入其中,这可能就是混龄游戏、大带小的意义,小班的孩子就比较自成一派,不怎么参与难度较大的区域。 戎:这个小三班的小女孩一开始不敢从高处往下跳,但是成功一次后就再次挑战了很多次,有了成功的成就感;孩子们都喜欢挑战有难度的。 2、球乐区 陈:球乐区之前有篮球足球,现在多了一个攀爬架,很受孩子欢迎,大班的孩子爬的很快,小班的孩子就有点困难,爬上去下不来,于是大班的孩子就会教他示范。 顾:大班孩子的运动能力很强,动作快力道大,小班的孩子就会离大班的孩子远一点,我觉得篮球足球的游玩地区需要分开一点。球也很容易钻进灌木丛里。 3、野趣区 孔:孩子们非常喜欢野战的游戏,玩得非常激动,边跑边喊,在游戏过程中,使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了游戏的乐趣,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生活体验和愉快的成长记忆。《指南》认为“孩子的认知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在游戏和生活中完成的”从野餐到烧烤的转变中,孩子们使用游戏材料的水平越来越高,游戏情节越来越丰富。自始至终,孩子们分工合作、相互协商,展现了一定的交往机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想办法应对,而是寻求解决策略。 胡:表演区是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之一,是培养幼儿"大胆"表现、表达习惯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幼儿对角色区游戏“小舞台”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室内舞台表演时,总是感觉游戏场地比较拥挤,不能让孩子充分的展示、互动。针对这一点,本学期我们户外活动就增设了表演区,加之经过几次表演游戏,孩子们被热热闹闹、锣鼓喧天的氛围吸引住,都很想上舞台表演,尤其是中大班的哥哥姐姐,非常能带动气氛,拿出了平时爱唱的歌曲、爱玩的手指游戏,带着弟弟妹妹玩起来 金:幼儿在"野餐"游戏中的角色慢慢丰富起来,不仅有爸爸妈妈、宝贝,还有哥哥,爷爷。幼儿的角色意识在慢慢增强。其游戏情景也开始多元化,寻找食材,邀请朋友,烹饪美食,家人一起享用美食等,其中涉及到的幼儿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幼儿在各自的"岗位"中体验角色带给他们的愉悦感。在分享环节,我通过恰当合理的提问,比如:你们今天打算做多少菜,今天是要庆祝什么吗?等等,推动孩子的游戏进度,丰富其游戏经历,从而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与交流能力。 4、骑行区 庄:《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户外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扩大了的活动中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从而得到身心放松的美好天地。我给孩子们设置了加油站、洗车房,大部分是小班的孩子比较喜欢这种角色扮演类的游戏。 徐:骑行区,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体验交警与行人的角色,更是提前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学会遵守交通规则,知晓路标意义,希望孩子们可以在幼儿的骑行区这个乐园里快乐的成长。 许: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中班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在活动中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愿意和同伴一起讨论、尝试、操作,乐在其中。提到“骑行”,每个孩子都会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喜欢体验“开车”的乐趣,喜欢感受“司机”“警察”交通角色碰撞出的火花,喜欢“红绿灯”“交通指示牌”在道路上的骑行挑战,在面对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突发现象,教师应该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及时给予小朋友回应,对小朋友进行言语上的安慰和心理上的开导,同时询问缘由,再结合相关情况进行指导。
|
课题组第37次会议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24-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吉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