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学习时间 | 2023.2 | 记录人 | 徐吉 | |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和提升策略 | ||||
内 容 简 述 | 混龄游戏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在一起发生的各种活动方式。户外 混龄游戏中大年龄段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所在,有利于大孩子提升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提升自我意识。除此之外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对于小年龄段的幼儿而言,逐渐摆脱自我意识,提高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游戏水平与动作技能发展能够得到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条件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混龄游戏,并且提供适宜的帮助与指导。户外混龄游戏还弥补了班级区域游戏时的不足,它呈现的是一个纵向的提升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户外混龄游戏中,老师首先应该尊重幼儿的自主权,其次提供不同的材料适应幼儿所生成的情境,最大程度支持和引导幼儿开展混合户外游戏。 (一) 幼儿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学习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大年龄段幼儿通过思考提出新的意见和想法时,小幼龄幼儿会通过试误这个过程去尝试想法是否妥当,尝试成功那么新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正向迁移。例如在户外自由器械组合区,小幼龄幼儿面对4 层高的体操垫始终不敢向前一步。大年龄段的幼儿在排队时尝试先让小幼龄幼儿用手扒住上方,再将小幼龄幼儿的一只脚抬到上方体操垫上。小幼龄幼儿通过一只腿的力量带动全身成功爬到了体操点上方。下体操垫时,大年龄段幼儿则用语言直接告诉小幼龄幼 儿“先坐着,像滑梯一样下来”。小幼龄幼儿果然成功地到达了地面。在此过程中小幼龄幼儿提出问题由大年龄段幼儿帮助其解决问题,他们都体会到了成功感,小幼龄幼儿还将此方式进行学习,将已有经验进行巩固和提升,其同伴也以模仿的方式尝试习得新的动作发展技能,新的动作发展水平得到了新的提升。 (二) 提高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 户外混龄游戏中户外场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创设时应该有相对应的目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达到这个目标过程中需要相互沟通与交流。通过对游戏情境的一层一阶思考达到最终的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随着时间推移动态调整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创设环境与相关的游戏情境。例如,在户外混龄游戏的建构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间在活动中产生不同的交流和对话。大年龄阶段的幼儿先进行搭建动物园的示范,那么教师此时引导小幼龄幼儿向大年龄段幼儿提出“这个动物园是怎么搭的?”“为什么要这么搭呀?”“这里我不会搭,你可以帮帮我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大年龄段的幼儿向小幼龄幼儿进行提出“我的作品你觉得怎么样?”“还有其他搭建方法吗?”等问题。在此过程 中幼儿既思考又沟通,社会性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三) 促进幼儿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户外混龄游戏过程中,大年龄段的幼儿引导小幼龄幼儿完成某一游戏目标和达成游戏水平后,小幼龄幼儿会将已有经验进行扩散,和同年龄段的幼儿分享不同的游戏玩法,以此形成一个“善于思考”良性循环的氛围。老师对不同幼儿进行观察和支持,以此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思考,不断启发幼儿,让幼儿遇到难题 学会主动解决问题。 | |||
学 习 反 思
| 户外混龄游戏旨在在非室内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在一起发生的各种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大年龄段幼儿运用已有经验的迁移能够带领小幼龄的幼儿学习与活动。小幼龄幼儿听从指挥,丰富游戏情节和游戏方式,能够逐渐将游戏材料由高结构向低结构过渡。在此过程中大年龄段幼儿起到的是游戏带头人的作用。小幼龄幼儿则潜移默化,不断提升和进步。 教师在开展户外混龄游戏的过程中,应该以观察为纽带,以异龄幼儿之间产生的兴趣点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游戏材料进行不断调整。对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记录和纵向对比,最终提升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的水平,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