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12.6 | 观察时间 | 起始时间:9:40 结束时间:10:30 | 观察班级 | 大三班 | ||||
观察地点 | 野趣区 | 观察者 | 徐吉 | ||||||
观察对象 | 杨翊(幼1)、蒋柠瑞(幼2)、刘宸瑜(幼3) | ||||||||
观察背景 | 在今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中,我和孩子们共同选择了他们最爱玩的野趣区,哪里有小山坡还有有趣的攀爬绳组合。 在游戏前,我重点介绍了这些攀爬麻绳组合,有爬的、有走的、有攀的,危险系数和勇气指数成正比,我提醒孩子们需要注意安全,杨翊是班里个子较矮的女孩子,胆子也不是很大,她今天也开始尝试绑在半空中的攀爬绳索,这是所有攀爬组合里难度最高也是最危险的项目。 第一次进行尝试攀爬时,杨翊因为个子小,没有顺利爬上去,但她毫不气馁,开始进行第二次尝试,,她慢慢地抬起脚双手抓紧绳子往上登,但由于她的协调能力稍弱,爬了两格就没有力气了,我在旁边鼓励他,旁边的蒋柠瑞见了,问道:“杨翊你加油!像我一样往上爬的时候手也要用力气。”蒋柠瑞是一个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孩子,杨翊看着蒋柠瑞的示范,她道:“好的我再试一试练一练”。第三次尝试开始了,杨翊反复练习,终于爬到了顶端,我表扬了杨翊,她开始尝试攀上架在半空中的绳索,但努力了几次还是够不着,在前方的刘宸瑜已经在绳索上等了一会儿了,决定帮助杨翊,将她拉上去,同时杨翊也用时脚下的力气往上爬,终于在刘宸瑜的帮助下爬上去了。 | ||||||||
幼儿游戏行为信息 | |||||||||
行为信息 幼儿编号 | 幼1 | 幼2 | 幼3 | ||||||
情绪感受 | 不乐意 | ||||||||
无所谓 | |||||||||
被迫 | |||||||||
被邀请 | |||||||||
主动 | √ | √ | √ | ||||||
社 会 参 与 性
| 无所事事 | ||||||||
旁观 | |||||||||
独立游戏 | 1(10min50s) | 1(10min50s) | 1(10min30s) | ||||||
平行游戏 | 1(10min) | 1(10min) | |||||||
联合游戏 | 1(10min30s) | 1(10min30s) | 1(10min30s) | ||||||
合作游戏 | 1(20min20s) | 1(20min20s) | 1(20min20s) | ||||||
材料使用 | 毫无目的,抢为先 | ||||||||
根据自己需求,合理选择 | √ | √ | |||||||
根据材料特性,合理利用 | |||||||||
探索材料新玩法 | |||||||||
整 理 归 纳 | 拒绝收拾 | ||||||||
教师要求下收拾 | |||||||||
自觉收拾,按标记分类 | √ | √ | |||||||
自觉收拾后还主动帮助他人 | √ | ||||||||
幼 儿 行 为 分 析 | 《指南》中指出:5-6岁的孩子能双手抓绳悬空吊起20秒左右。在本次游戏中,杨翊第一次攀爬时,没有成功,但杨翊坚持又坚持再次尝试,第二次的时候,杨翊经过努力往上爬顶端,体验到了成功。游戏中我鼓励幼儿继续挑战,尝试双手抓绳吊起5秒左右,杨翊做到了,在游戏结束时候,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杨翊,激发幼儿遇事敢于挑战,坚持不懈,在锻炼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培养幼儿做事坚持的耐心的性格。 | ||||||||
教 师 支 持 策 略 | 1.为幼儿提供更多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机会。捕捉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变化,并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通过分享,孩子们互相学习灵活运用。 | ||||||||
操作性定义:
无所事事:幼儿未做任何游戏活动,也没与他人交往,只是随意观望,或走来走去、东张西望。
旁观:基本上观看别的幼儿游戏,有时凑上来与正在游戏的幼儿说话、提问题、出主意,但自己不直接参与游戏。
单独游戏:幼儿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
平行游戏:幼儿能在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他人影响,互不干涉。
联合游戏:幼儿能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互相追随,但没有组织和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合作游戏:幼儿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游戏,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每个幼儿承担一定的角色任务,并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