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研讨记录>>文章内容
课题组第26次会议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23-02-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娟

课题会议记录表

 

2023.2.14

   

会议室

主持人

张娟

记录人

张娟

研讨主题

对开展户外混龄游戏前思考

参加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开场白

张:户外晨间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制定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因此户外晨间活动,强调的是以游戏的方式开展体育活动,涵盖的是指南中对于孩子走、跑、跳等运动技能。

根据在我园课题在中期汇报中专家提出的建议,我们这学期将初步尝试混龄游戏。首先大家来谈谈对混龄游戏的认识与看法。

二.教师畅谈对户外混龄游戏的认识。

问题一:你认为户外混龄对幼儿来说能得到什么?

:孩子们在自主游戏的尝试与主动探索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幼儿可以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往,使得他们能够在交往之中掌握与不同年龄段儿童交流的方式,提高交往能力。

: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突破了幼儿同龄交往的限制,充分发挥“大带小”、“小促大”的作用。让幼儿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我认为中大班的孩子们在自主游戏的尝试与主动探索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和积累了一定的自我运动经验,但是在面对和解决游戏冲突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同伴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谦让。

:老师们跟随幼儿的活动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不断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和反思,寻找活动中的不足之处,积极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与反思能力,同时也为户外混龄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支持。

:游戏材料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通过材料的调整促进孩子们游戏的深度发展。提升幼儿经验水平,挖掘更多的素材。

刘:户外混龄是我园一个新的尝试,但是现在很多小朋友其实没有这样的概念,他们已经习惯性的跟随自己的老师,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有这种混龄的意识呢?

问题二:如何让孩子有混龄的意识?

戎:首先我觉得教师可以利用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绘画表征等形式,了解孩子对混龄游戏的看法。

马: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有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玩的欲望,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我们也可以提醒他们哥哥姐姐会照顾他们,让他们消除“害怕”“担忧”的心理。

刘:对于在开展户外混龄游戏之前,对于老师定点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将一个班级的两位老师错开,这样孩子也能在“暗示”下自然而然的开始混龄。

徐:我觉得在隔天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进行混龄谈话,问问他们第二天想去哪里玩,想和谁一起玩,并做好游戏计划。

胡:在混龄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老师应该提前提醒他们如果遇到困难班级老师不在身边,可以找附近的老师解决。

庄:游戏过后,我们也可以问问孩子混龄之后的感受,激发他们再次开展混龄的兴趣。

问题三:在开展户外混龄前后,你认为老师需要做些什么?

唐:首先我觉得老师混龄意识很重要,不要孩子们很喜欢混龄,老师却有很多顾虑。

刘:不管孩子采用什么形式的游戏,教师的观察还是不可或缺的。

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才能让幼儿自主、投入的去玩耍。

徐:幼儿园的任何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的,在开展活动之前,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庄:在户外混龄游戏中,我们要科学的分析户外环境,合理的投放游戏材料,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活动的需求,给他们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幼儿在安全、合作的氛围中锻炼各种社交技能。

胡:教师在户外游戏中的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有丰富的材料满足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需求,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材料,除了固定的器械外,还可以增设一些可移动的辅助材料,以便支持幼儿的户外白主游戏。

唐:由于幼儿的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也不同,我们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更具多样化、多变化和趣味性的,设置的游戏也应该是弹性的、不同层次的活动。比如说,个别游戏应该呈现出不同的玩法或者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辅助性器材,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使幼儿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幼儿保持好奇心,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使幼儿的创造能力获得发展。

三.好文学习

《户外混龄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武汉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