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2022.12.12 | 观察时间 | 起始时间:9:40 结束时间:10:30 | 观察班级 | 大一班 | ||||||
观察地点 | 小自主游戏区 | 观察者 | 刘晓舒 | ||||||||
观察对象 | 金悠然(幼1)胡嘉毅(幼3) | ||||||||||
观察背景 | 今天领孩子们去幼儿园内进行活动,请孩子们都拿的跳绳,刚出去就看见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们好久没有这样玩了!我看到眼里。乐在心上!忽然看到金悠然手里什么也没有,我上前去询问:“孩子,你的跳绳呢?”她说:“妈妈没有给我带。”我说:“孩子,那你去班里拿沙包吧。”话说完我就去看其他的孩子了。不一会,只听见有孩子说:“看她!”我扭头看去,只见胡嘉毅身体直立的行走,步伐很慢且头上顶着沙包!只见其他孩子也都这样学着做。我趁此机会,拿起沙包说:“除了这样玩,孩子们,还有什么玩法呢?”
| ||||||||||
幼儿游戏行为信息 | |||||||||||
行为信息 幼儿编号 | 幼1 | 幼2 | 幼3 | 幼4 | 幼5 | ||||||
情绪感受 | 不乐意 | ||||||||||
无所谓 | |||||||||||
被迫 | √ | ||||||||||
被邀请 | |||||||||||
主动 | √ | ||||||||||
社 会 参 与 性
| 无所事事 | ||||||||||
旁观 | 5min | ||||||||||
独立游戏 | 30min | ||||||||||
平行游戏 | |||||||||||
联合游戏 | |||||||||||
合作游戏 | |||||||||||
材料使用 | 毫无目的,抢为先 | ||||||||||
根据自己需求,合理选择 | |||||||||||
根据材料特性,合理利用 | |||||||||||
探索材料新玩法 | √ | ||||||||||
整 理 归 纳 | 拒绝收拾 | ||||||||||
教师要求下收拾 | |||||||||||
自觉收拾,按标记分类 | √ | ||||||||||
自觉收拾后还主动帮助他人 | √ | ||||||||||
幼儿行为分析
| 这孩子是一个爱动脑,爱研究的孩子,做事认真。平日我们对此孩子总是委以重任,学习好,因此孩子在班里有威信!今天孩子的表现我并不意外,因为孩子平日就爱动脑筋,自己去探究事情,也经常问我们为什么。 | ||||||||||
教师支持策略
| 1、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我的好动为主动的话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挥。 2、在必要的示范时,也要十分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如果学习活动只是机械模仿,那么,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我们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到了些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做。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主动性和自信心的发展。 3、鼓励幼儿创造各种玩法。为了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让幼儿在比较轻松自由的情景中去观察和思考。我们要常常启发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例如:游戏《蚂蚁搬豆》 | ||||||||||
操作性定义:
无所事事:幼儿未做任何游戏活动,也没与他人交往,只是随意观望,或走来走去、东张西望。
旁观:基本上观看别的幼儿游戏,有时凑上来与正在游戏的幼儿说话、提问题、出主意,但自己不直接参与游戏。
单独游戏:幼儿独自一人游戏,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平行游戏:幼儿能在一处玩,但各自玩各自的游戏,既不影响他人,也不受他人影响,互不干涉。
联合游戏:幼儿能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互相追随,但没有组织和分工,每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合作游戏:幼儿为某种目的组织在一起游戏,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每个幼儿承担一定的角色任务,并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