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学习时间 | 2022.12.2 | 记录人 | 唐虹云 | |
文章题目 | 给孩子多一点自由 ———谈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解读的策略 | |||
内 容 简 述 | 【案例】 幼儿游戏片段观察记录 敌我双方共同搭建好“围墙”后,战役打响了。 畅畅首先将“流星球”甩向加铭,嘴里大喊:“接招!”加铭左跳右跳,一个转身,轻巧地躲过了畅畅的攻击。加铭得意洋洋的大喊:“哈哈,打不着我,打 不着我!”说完,奋力向畅畅甩来一个“飞盘”,嘴里大叫:“这回轮到我啦,看我的铁沙盘厉害还是你的流星球厉害!”涛涛手持自己拼搭好的玩具冲锋枪,大叫着冲过来:“畅畅,闪开,让我来!”此时,加铭的飞盘已经飞了过来,并击中了畅畅。畅畅顺势倒地, 涛涛着急的大叫:“医生!医生在哪里?快来救救我的伙伴!”加铭则在对面手舞足蹈的开心大叫:“哈哈,我说了我的铁沙盘厉害吧!看你们怎么办!”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作下述分析解读。 1.玩了些什么:关注整体,了解基础。 玩得怎么样:聚焦细节,分析水平。 3.为什么这样玩:解读背后的原因。 当然,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最好的策略,需要教师用心感悟,用智慧去观察解读儿童。教师的观察与解读,必须基于对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每个幼儿有其独特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水平,教师在观察解读幼儿时,切忌片面或平行地解读,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分析是孩子的什么背景原因导致了他们会出现这些游戏行为。 | |||
学 习 反 思
| 幼儿园户外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内的、由教师组织的非正规性、教师间接引导的、幼儿自由开展的户外游戏。其游戏开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如何有效开展,提升教师游戏行为观察与解码的能力,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且幼儿每天开展户外活动的时间至少为两小时”。只有会观察幼儿行为,能读懂幼儿行为,明白幼儿行为意义,了解幼儿发展需求,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行为,真正促进户外游戏质量的提升。 整体上看,幼儿园教师户外游戏观察能力较低,在观察的六个维度中,最好的是“观察记录”维度,这说明幼儿园教师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观察结构”也不错,说明幼儿园教师能够基本掌握儿童行为观察的基本构成。“观察目的”、“观察方法”、“观察建议”与“观察分析”的水平都较低,说明幼儿园教师在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方法、分析观察行为与提出教育建议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儿童发展理论阐明和揭示了儿童身心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主要用来描述、解释和预测儿童身心发展行为。幼儿园教师需要运用儿童发展理论对观察记录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这是理解儿童行为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实际上,从选择观察目的、明确观察对象、选择观察方法、记录观察数据、分析观察结果到给出教育建议,都离不开儿童发展理论的参照。也正因为如此,“观察目的”、 “观察方法”也体现出学历水平的差异。我通常认为,观察时间越长,观察经验越丰富,观察能力越强。事实并非如此,说明观察经历并没有转化为观察经验,进而转化为观察能力。执教时间仅仅意味着增加一些观察记录,对于观察方法的掌握作用有限。教育经历不等于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在教育经历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教育经历能否转化为教育经验取决于教师个体能否立足教育经历、反思教育经历,能否不断发现和解决专业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