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的研究》
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的陆续颁布与贯彻落实,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是观察了解儿童,因此,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
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观察能提高教师自我研究的能力,使他们对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有敏锐的观察和感悟,观察记录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好帮手。目前本园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呈现出来的观察能力参差不齐,在确定观察目的、运用观察方法、筛选并记录有效信息、分析评价四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教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教育背景以及家庭角色都是影响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因素。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的研究》的科研之路已开启,为了让研究更精准、更有效,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调查。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为了能准确了解本园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观察意识、观察能力、观察方法、观察分析等方面的现状,以及本园幼儿在回顾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中的玩法、建议等,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园内20位教师374位幼儿进行群体抽样:教师发放20份调查问卷,实收20份;小中班(亲子问答)发放236份调查问卷,实收241份(同一家庭有重复);大班(独立表征)发放138份记录表,实收125份。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和幼儿表征两种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调查。围绕本研究预期目标,教师版问卷18道,有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组成;幼儿版问卷8道,有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组成,中小班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问卷。教师版设计的问题主要调查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观察意识、观察能力、观察方法、观察分析等方面的现状。幼儿版设计的问题主要调查幼儿是否喜欢户外自主游戏,最受欢迎的户外自主游戏区和对户外游戏材料的看法等。
(一)调查对象
教师版问卷共20名教师参与,其中男教师1名。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从年龄结构来看,中年教师占主体(31-40岁的占25%,41-50岁的占25%,);教师学历是大学专科占主体(占50%),大学本科(45%)。教龄在30年以上的占主体(30%),5-10年(25%),10-20年(20%),1-3年(20%),大部分有工作经验。
幼儿版问卷帮助幼儿填写表格的母亲占比较大,有82.79%,父亲占比16.39%,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选项和其他选项只有1个人。其中参加调查问卷的孩子中,有118名男孩,126名女孩。
(二)调查工具
教师版和幼儿版问卷设计共分成两大块:第一块填表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第二块是了解教师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能力水平和支持策略的运用和幼儿户外自主游戏受欢迎度等,最后统计出来的数据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现。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基于客观了解到我园教师对于户外自主游戏以及观察与支持的策略、幼儿对户外游戏的兴趣等,结合师生问卷给予的答案了解到以下现状。
1.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在认识上较明确
表1: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认识
幼儿 | 促进幼儿体能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 19 | 95% |
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如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 18 | 90% | |
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 19 | 95% | |
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 20 | 100% | |
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如坚强勇敢的意志、待人处世的原则) | 20 | 100% | |
其他 | 20 | 100% | |
教师 | 能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 20 | 100% |
更好地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意图 | 20 | 100% | |
丰富自己在游戏组织上的实践经验 | 20 | 100% | |
提高自己对于游戏开展后的反思能力 | 20 | 100% | |
其他 | 20 | 100% |
从表1中我们发现教师能明确认识到户外自主游戏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要性,例如可以在游戏中增强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小朋友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之间主动交流合作,甚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创造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技能,促进幼儿体能和动作技能的发展等;同时,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在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后,教师也在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调整、不断反思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
(1)教师具有一定的观察意识,但观察目的不明确。
表2:教师确定观察目标能力
确定观察目的 | 能够从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时发现值得观察的事件 | 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观察目的 | 在随机观察中能很快地确定观察目的 | |||||
6 | 30% | 3 | 15% | 13 | 65% | |||
明确观察内容 | 观察内容是详细具体的 | 有内容,但是不聚焦 | 有内容,但是没有深度 | |||||
9 | 45% | 11 | 55% | 15 | 75% | |||
制定观察计划 | 在观察前,会制定观察计划 | 在观察时,会根据观察计划进行观察 | 在观察时,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观察计划 | |||||
13 | 65% | 10 | 50% | 13 | 65% |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具有一定的观察意识,能分清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关注要点,但观察目的不明确,分值并不高,也说明了教师确定观察目的时计划性强而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其次,在观察内容方面说明大部分教师在观察之前多数会先确定观察内容,但是在制定观察计划中又不难发现教师制定的计划是模糊不清的,在计划执行上也是差强人意,随意性很大。
(2)教师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但在运用上能力不强。
表3:教师运用观察方法的能力
了解 | 了解多种观察方法,如定点观察法、扫描观察法等 | 了解常见的观察方法,经常以某一种观察法为主 | 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 |||
8 | 40% | 15 | 75% | 4 | 20% | |
运用 | 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记录 | 经常借助手机、相机、录音笔等器材进行观察 | 不知道选用何种观察方法进行观察 | |||
3 | 15% | 20 | 100% | 3 | 15% |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观察方法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部分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能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以及借助于辅助工具进行观察。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不同观察方法运用于不同场景时的适切性、科学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3)教师在记录时能够体现观察对象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但是在记录时辨认有效信息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有价值性方面的能力缺乏。
表4:筛选有价值信息进行观察记录的能力
辨别观察信息 | 观察时,我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效的,哪些信息是无效的信息 | 10 | 50% |
选择观察信息 | 我会依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合的活动场景进行观察记录 | 17 | 85% |
当我不能确定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否与观察目的契合时,信息我会进行多次观察 | 15 | 75% | |
我会依据观察目的,有选择地记录观察内容 | 13 | 65% | |
观察时站位 | 只要能够看清孩子的活动 站在哪里无所谓 | 1 | 5% |
观察对象 | 除了幼儿的活动场景,幼儿的谈话、作品等都是我观察的重要内容 | 20 | 100% |
客观真实性 | 在记录时,我不掺杂主观想法,不把主观推测和客观事实相混 | 18 | 90% |
我观察记录的是孩子在常态活动下的表现 | 17 | 85% | |
完整性 | 我知道一份完整的观察记录应该有哪些部分 | 18 | 90% |
如果一次观察无法得到我所需要的信息,我会再次进行观察 | 13 | 65% | |
记录时间 | 我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做观察记录 | 13 | 65% |
筛选信息包括辨别和选择信息,从表4“选择信息”方面,教师能够依据观察目的尝试筛选有效信息,但是在辨别信息是够有效时存在难度,可见,大部分教师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辨认信息能力;回到具体的观察记录现场,教师在观察时的站位、选择观察的时间段、观察对象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2.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存在的问题:
(1)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存在不足。
表五:教师分析观察结果的能力
客观性 | 当孩子出现某种行为时,我会去了解行为发生的原因 | 15 | 75% |
在分析时,我会考虑孩子行为发生时周围的环境 | 10 | 50% | |
我能很好地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判断观察到的幼儿的信息 | 8 | 40% | |
在评价时,我不对孩子“贴标签” | 15 | 75% | |
我会把我观察到的所有信息作为分析评价的依据 | 12 | 60% | |
我会参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分析评价孩子的表现 | 9 | 45% | |
在分析时,我会和孩子交流 | 18 | 90% | |
在评价时,我会受原有印象的影响 | 15 | 75% | |
及时性 | 我会根据观察目的分析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评价 | 10 | 50% |
具体性 | 在评价时,我会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孩子 | 15 | 75% |
指导性 | 在分析评价后,我会根据孩子的需要作出回应 | 17 | 85% |
从表五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分析观察结果的时候大多数是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分析,但在客观性方面存在不足,很多教师不确定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幼儿行为,对幼儿固有印象占据主导;其次,很多教师在分析幼儿行为时不参考理论知识,缺乏专业性的引领,以至于在分析幼儿行为、支持幼儿游戏时缺乏深度。
(2)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与幼儿互动较少,所以无法理解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无法在自主游戏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表六:教师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角色定位 | 安全守护者 | 19 | 95% |
支持引导者 | 19 | 95% | |
游戏合作者 | 19 | 95% | |
组织示范者 | 10 | 50% | |
纪律维持者 | 6 | 30% | |
行为观察者 | 20 | 100% | |
关注点 | 幼儿生命安全的保障 | 20 | 100% |
幼儿游戏兴趣的关注 | 19 | 95% | |
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 | 20 | 100% | |
幼儿游戏目标的达成 | 12 | 60% | |
幼儿游戏过程的享受 | 19 | 95% | |
幼儿游戏结果的分享 | 14 | 70% | |
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产生的作用 | 17 | 85% | |
介入指导 | 幼儿与游戏伙伴发生冲突,难以自行解决问题时 | 18 | 90% |
幼儿的游戏行为存在危险,可能会伤到自己或别人时 | 20 | 100% | |
幼儿游戏主题没有更新,总是重复,缺乏创新和拓展时 | 12 | 60% | |
个别幼儿没有游戏玩伴无所事事时 | 15 | 75% | |
接受幼儿的游戏邀请,与幼儿共同游戏 | 13 | 65% |
幼儿自主游戏强调了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以及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放手”“放权”给幼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羊”,让幼儿放任自流。从表六中可以看出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功能与角色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大部分教师还是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但是,光有意识还不行,很多教师都选择只关注某一点,对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一些环境方面的支持、材料的支持、丰富游戏玩法的支持、游戏难度提升的支持等方面勋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四、调查结论
根据调查反馈,主要有以下问题:
1.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明确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性,有一定的观察意识,但观察目的不明确。
(2)教师能根据观察目的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但在运用上能力不强。
(3)教师在记录时能够体现观察对象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但是在记录时辨认有效信息以及记录内容的客观性和有价值性方面的能力缺乏。
2.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存在的问题:
(1)教师具有从儿童的角度解读分析观察信息的理念,分析评价时能够做到及时性、具体性和指导性,但分析时运用理论做科学支撑以及恪守客观真实性存在不足。
(2)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与幼儿互动较少,所以无法理解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无法在自主游戏活动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五、对策与建议
(一)理一理: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意义”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了解游戏活动是否有价值,主要的方法是观察。通过观察,教师可以洞悉幼儿当下的兴趣倾向、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需要,可以判断投放的游戏材料、创设的游戏环境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当下需要,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在推动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时,如何把握介入的具体时机,选择怎样的介入方式是恰当的,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如何做进一步有效的支持与跟进……同时,观察可以为教师评价幼儿的动态发展提供具体、详细的资料,帮助教师发现幼儿游戏与幼儿成长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幼儿积极有效的反馈,以引领与支持的发展。
(二)试一试: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要点”
很多时候面对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行为研究,教师需要根据现场的特点和研究的需要,在观察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如确定观察目标和内容,即确定目标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某一个幼儿),或确定目标行为(有目的地观察某一方面的行为),根据观察目的做好计划,特别是准备一些简易性且逻辑性强、结构化的观察表格,以便确保观察信息的真实性、便捷性和客观性。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对幼儿游戏的科学观察,一方面,需要我们对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南》等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同时需要对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幼儿游戏理论等进行系统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幼儿游戏的种类、内容等把握观察的要点。
在户外自主游戏当中教师一定要切实地认识到其自身作为游戏支持者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予以幼儿有效的支持,鼓励幼儿能够亲自计划、设计游戏方案,能够在户外自主游戏当中实际操作、积极探究,与其他幼儿进行合理沟通,这样幼儿才能逐步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