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学习时间 | 2022.10.11 | 记录人 | 张娟 | |
文章题目 | 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游戏 ——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 | |||
内 容 简 述 | 二、实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要做到“三个性”实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要做到“三个性”,分别是客观性、敏锐性和价值性。 1.客观性。客观性就是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现有游戏能力和游戏进程。就是要做到三不原则:不带有色眼镜看孩子的游戏;不随意打断孩子的探索过程;不武断给孩子的游戏能力下定论。 2.敏锐性。敏锐性就是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的时候,要能够对孩子的发展状况、学习方式、学习特点、学习品质等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及时捕捉,最终实现教师在支持幼儿行为意愿前提下促使幼儿能够自主建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玩智”。 3.价值性。价值性就是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观察的时候,要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的片段或内容。 三、实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要做到“三个有” 实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从理论层面上来说,教师要做到“三个性”,那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教师要做到“三个有”,即:事先有计划、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 1.事先有计划——“预设”与“随机”相结合。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计划的实际内容应来源于不同观察者的观察任务、站位和幼儿游戏的实际情况。幼儿园的观察者基本可以分三类:第一类,主带班观察者;第二类,定点观察者,第三类是自由观察者。主带班观察者主要观察的是班中孩子的整体游戏水平和个体发展现状;定点观察者主要观察的是本区域内孩子的游戏行为、材料支持等;自由观察者主要是流动地观察,随时捕捉偶发事件和精彩时刻。所以一般来说定点观察者就在定点区域内进行观察,主带班观察者可以是小范围移动,自由观察者则是较大范围的不间断移动。当教师明确了观察者的目的、任务和站位的同时,要根据幼儿游戏现场的情况,进行随时的调整与捕捉,做到的就是预设与随机相结合! 2.心中有目标——“外显”与“内隐”相结合。假设由于习惯的驱使,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规划大多倾向自主体育,教师就很容易把核心要素定位去关注幼儿的身体动作技能、语言认知技能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等方面,忽略深入理解幼儿的想法,需要和心理特点。所以,教师要逐步从关注幼儿个体的外显行为走向内隐的心理活动。比如,观察幼儿如何在游戏中情绪欢快而愉悦、行为专注而持久、互动频繁而丰富等真自主、真发展的游戏行为等,以此较好地解决观察的盲目性。 3.眼里有孩子——“持续”与“深入”相结合。 1)站在儿童身边——看怎样的“自娱自乐”。当教师站在孩子身边,看他们如何自娱自乐时,才会看到孩子在小步递进中产生的自我发展效应,而绝不是教的。教师有时候需要做的一点就是“蹲下身子,怀着崇拜,向孩子学习!” 2)站到儿童中间——看怎样的“自主推进”。在进行户外自主游戏的时候,个别教师可以定区域进行观察,也就是观察的对象是流动的,但是观察的空间是不变的。教师站在孩子中间,把自己想象成孩子一样,持续地去专注于孩子当下的游戏情境,来思考能为他们做些什么?3)走进儿童心中——看怎样的“自我成长”。其实从定点聚焦观察,可以衍生出固定观察对象,不固定地点来进行观察幼儿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从而可以从纵向深入了解幼儿的游戏能力和学习特点及学习品质等。这就可称之为动态追踪来观察幼儿的内心成长。 | |||
学 习 反 思
| (一)蹲下来,学会倾听与共情 教师蹲下来跟幼儿交流,会为幼儿带来物理空间上的平等感,但真正的蹲下来不仅指身体上的姿态,还应包括心理层面的平等,即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理解幼儿,把幼儿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不看待,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愿望,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幼儿的感受,与之共情。 (二)站在幼儿身后追随 在游戏中,教师更适合站在幼儿身后追随,而不是走到前面指挥。以童心视角观察、解读游戏中的孩子,营造尊重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更容易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教师形成平等的师幼关系。 (三)做同频共振的游戏伙伴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要变成小孩,才能成为小孩的先生。”所以,教师应该作为与幼儿同频共振的游戏伙伴,与孩子一起游戏,尊重孩子的游戏世界、理解孩子的游戏意愿、欣赏孩子的游戏创意,摆正教师的角色位置。 (四)允许失败,学会等待与欣赏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就是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后反思调整,逐渐积累经验,建构对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只有允许幼儿失败,幼儿才会毫无顾虑、有勇气地去探索、尝试,去迎接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