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张娟9月份理论学习表
发布时间:2022-09-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虹云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学习时间

2022.9.21

记录人

张娟

文章题目

科学把握“放手”与“介入”的尺度

 

 

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形式之一,推动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快乐游戏、收获成长。在就户外自主游戏交流观察心得时,有的教师说:“户外游戏放手真好,让我有更多时间从容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而且幼儿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行事。”有的教师提出了疑义:“在连续两周的游戏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幼儿一直处于简单的游戏水平;有的幼儿因缺乏经验或碰到困难,产生放弃想法或游离游戏之外,我该不该介入?介入了会不会干扰游戏?”由此,我们就“放手游戏,还需介入互动吗”话题展开讨论。我认为,这个话题背后的困惑其实是教师将“放手”游戏与“介入”支持对立起来了。

首先,在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理念上,教师要相信和尊重幼儿,真正认同并赋予“幼儿对自己的游戏拥有主张权、独立权、选择权”,即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这些问题应由幼儿做主,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探索体验与游戏经历。其次,在自主性游戏的实践行为上,教师既要反对包办替代和指手画脚,又要避免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需求视而不见。教师应重视观察,不断提高观察指导的专业能力。一是能读懂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自主游戏中所隐藏的各种游戏需求与发展契机。二是能判断适宜的“介入与互动”时机,有的放矢支持幼儿的所思所想。三是能运用环境鼓励幼儿与其充分交互,让幼儿意识到合作的力量。四是能与幼儿共享快乐,让幼儿在属于自己的游戏天地里探索发现、创造无限的可能。

 

 

 

 

 

 

 

 

 

放手就是给予幼儿游戏的自由,它是自主的基础和权利保障。幼儿的自主性一定是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六岁以下儿童的自主性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层级上,需要成年人的支持和推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教师应有“游戏支持与引导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具备这一项能力。

说到教师支持与幼儿自主,我们的老师就会遇到一个很矛盾的话题:如何把握教师支持和幼儿自主之间的度和平衡?幼儿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一对矛盾体吗?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矛盾”的,但在另一种程度上,它们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它放到具体的幼儿园自主游戏情境当中去,你就会发现幼儿自主和教师指导是“你进我退”的关系:在游戏的过程当中,老师指导太多,幼儿的自主就会下降。

我们通常会强调教师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三个阶段发挥作用,比如: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唤醒和拓展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和讨论游戏玩法等给幼儿提供支持。

游戏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观察者的角色,减少介入,给予幼儿在游戏中更多的自主。在游戏的过程中,无论是观察,还是支持、推动,教师都需要关注幼儿自主性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游戏是否精彩、是否具有深度学习的价值。

游戏后,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反思游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透过对游戏过程中问题的讨论、分析、反思,来提升幼儿游戏实践的智慧、高阶思维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