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庄虹瑜10月份理论学习表
发布时间:2022-10-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晓舒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学习时间

2022.10.11

记录人

庄虹瑜

文章题目

站在儿童的视角看儿童游戏

——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

 

 

观察是了解幼儿自主游戏的最佳途径,也是对自主游戏实施有效推进的前提,更是对自主游戏中幼儿发展实行正确评价的保证。但是在落实《指南》精神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进行观察时,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浮于表面vs深度跟进。很多教师习惯走到哪看到哪,甚至是根本不会及时深入地、结合孩子的发展状况进行剖析,从而由外及里,看到孩子的发展阶段,从中了解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最近发展区,进而来指导教师进行有效介入和支架搭建。

2.关注单一vs关注整体。教师的关注点往往会比较单一,习惯把目光聚焦在游戏能力比较弱或者游戏能力比较强的孩子身上,或者重外显行为轻内隐心理活动。这样,对于整个班孩子的游戏水平的了解是片面的,未兼具共性和个性。

3.主观臆断vs实际想法。有些教师喜欢将自己主观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割断甚至代替了孩子的实际想法,往往没有去看到这个孩子在跟材料的互动是在怎样的一种阶段而武断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了孩子的头上,从而达到自己所谓的效果。那么,怎样实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有效观察呢?笔者将从“三个性”与“三个有”来进行粗略的阐述。

 

 

 

1. 观察游戏,探索问题

在游戏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的游戏动态,并   根据幼儿存在的问题,适当调整游戏环境及材料,使游戏能顺利进行下去。例如,在户外涂鸦区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洗画笔、取清水调和颜料的时候都在一个桶里进行,如果桶里的水先被清洗画笔的幼儿用过了,后面的伙伴想调和颜料时就用不了,因为这样的事情幼儿们发生了争执。教师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应适当增加一些小拎桶,幼儿们用这些小桶到大桶里去取水,自己的小桶自己用,不会互相妨碍。教师的半参与模式有利于其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情境中能进出自如,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支持,   而当幼儿自发游戏时教师处于旁观者位置。

 2. 妥善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经历失败的过程可以给儿童积累经验为下次的游戏打下基础,但倘若幼儿的积极情绪没有得到很   好的保护与发展,会滋生压抑的情绪。在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遇到困难,刚开始时可以鼓励他们换个方   式继续探索、尝试,但当幼儿已表现出心灰意冷的情绪状态时,教师就要适时地介入游戏,适当改变幼儿的游戏方式和游戏材料,以再次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或者可以寻求幼儿的帮忙,一起面对问题,共同探讨、   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伙伴游戏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也是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升华的过程。同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自   我效能感与愉悦感,是幼儿主体对自我认知的体验,也是一种正向、积极的能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