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马燕12月份理论学习表
发布时间:2022-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马燕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学习时间

2022.12.2

记录人

马燕

文章题目

给孩子多一点自由———谈幼儿户外自主游戏观察解读的策略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由展开活动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的过程。它可以真实、全面、充分地体现幼儿的个体差异。观察解读,是教师深入掌握幼儿游戏水平、了解幼儿发展现状的途径,更是对幼儿游戏给予合理助推的基础。

一、寻找三个要点,明确观察目的

教师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前,首先需要明确观察目的。先确定自己想要观察什么,想要了解游戏哪个方面的水平和现状,然后带着目的去进行游戏观察。

(一) 寻找兴趣点(二) 寻找经验点(三) 寻找发展点

二、借助三个方法,快速有效地记录

(一) 多媒体记录法(二) 九宫格日志记录法(三) 游戏日志记录法

三、把握三个维度,深入解读游戏我们可以围绕“玩了什么”“玩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玩”三个维度进行解读,看懂孩子在游戏中玩了什么、游戏中的细节反映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玩。

1.玩了些什么:关注整体,了解基础。2.玩得怎么样:聚焦细节,分析水平。3.为什么这样玩:解读背后的原因。

 

 

 

教师除了要掌握孩子们玩了什么、游戏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外,还需了解现象出现的原因、幼儿行为目的。只有了解了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给予助推。幼儿游戏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内在原因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习惯等;外在原因包括生活学习和游戏的环境、成人的干扰、材料的影响等。

教师的观察与解读,必须基于对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每个幼儿有其独特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水平,教师在观察解读幼儿时,切忌片面或平行地解读,需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分析是孩子的什么背景原因导致了他们会出现这些游戏行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