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观察记录>>文章内容
马燕10月份扫描观察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2-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晓舒

课题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2022.10.17

观察时间

起始时间:9:40

结束时间:10.25

观察班级

小一班

观察地点

大操场

观察者

马燕

观察对象

盛源辰(幼1)  刘夕瑶(幼2) 冯茉涵(幼3)

观察背景

 

幼2是我们班年龄较大的幼儿,在游戏中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幼2是做什么事情都细致的女生,幼1是个遇到问题就会求助的男生。今天孩子们选择在大操场碳化积木搭建,有的一个人搭,有的三五结伴搭。第一层搭好了,紧接着搭第二层,搭了两个长条积木后,幼1发现每次拿来的积木都和前面几个积木长度不一样,不是短了,就是长了,每次拿来他都会拿着比比,发现一样长就会直接搭上去,发现不一样就会再回去重新拿,来来回回5分钟,第二层都还没有搭好。时间都浪费在拿材料上,这时幼2来帮助幼1,说:你可以拿一块板在筐旁边比比,一样长的放旁边,多比几根,一起拿过来搭。幼1听了幼2的话,确实快了很多。一会会第二层搭好了。

 

幼儿游戏行为信息

行为信息

            幼儿编号

幼1

幼2

幼3

幼4

幼5

情绪感受

不乐意






无所谓






被迫






被邀请






主动



 

无所事事






旁观






独立游戏

1(3min

1(2min

1(2min



平行游戏

1(5min

1(8min




联合游戏

1(10min

2(12min

2(13min



合作游戏






材料使用

毫无目的,抢为先






根据自己需求,合理选择



根据材料特性,合理利用






探索材料新玩法






拒绝收拾






教师要求下收拾






自觉收拾,按标记分类




自觉收拾后还主动帮助他人





 

 

幼儿行为分析

 

1、近期开展的滑滑梯建构,孩子们在室内进行的是雪花片搭建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换到室外进行碳化积木的建构,孩子们有前期经验,比如比如知道要用圆柱形、长条形等。当幼2遇到长短不一时知道先进行对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进行比较并验证。遇到问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本次的观察中可以看出小朋友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和交流,幼3的搭建过程吸引小朋友的到来,极力邀请其他小朋友参与到游戏中来,能主动发起活动,在游戏中出主意、想办法。

3、当孩子出现放弃游戏的想法时我适时的介入,去引导他们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直接告诉其答案,而是让孩子去回忆上次在室内遇到同样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教师支持策略

 

1、在进行游戏总结时可以让幼2幼3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在游戏时所遇到的问题,让其他小朋友讨论一下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于孩子们之前存在合作的问题可以让游戏的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搭建滑滑梯的过程分别建构了哪些部分,再让孩子们一起思考如何让滑滑梯在更快的时间内搭建成功。
  3、进行更大的挑战,比如下个阶段可以进行组合滑梯的搭建,并让孩子们在搭建前进行讨论,要怎样去搭建组合滑梯,并进行这方面的观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