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张娟7月份理论学习表
发布时间:2021-07-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虹云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2021.7

学习形式

网络

记录人

张娟

学习资料名称

董旭花:自主游戏后的教师支持策略

 

 

核心概念及

主要观点摘录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幼儿的游戏提供进一步的支持与引导。

1.回顾过程,多元表征游戏经验

2.注重反思,总结提升游戏经验

3.聚焦问题和创新点展开讨论,深化幼儿的思考

在每次组织完交流与分享之后,教师都可以反思和追问如下问题。在今天的交流与讨论中:

⊙我是否鼓励和支持了幼儿对游戏的回顾?

⊙我是否耐心倾听了幼儿的表达?

⊙我是否抓住了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我的提问有哪几个?是否引发和推动了幼儿的反思?

⊙我对幼儿的观点是如何回应的?是否让幼儿得到肯定与启发?

⊙我是否看见幼儿真实的需求?

⊙我是否尊重了幼儿的游戏意愿并给予了支持?

⊙我是否鼓励了幼儿的自主与创造?

⊙我是否促进了幼儿的经验再造或能力提升?

⊙我是否从中发现了经验的生长点或课程的生发点?

⊙我是否推动了幼儿持续的游戏兴趣?

……

总之,游戏后的回顾、讨论、交流和分享的整个过程都应指向“反思”,指向幼儿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指向教师的反思。引导幼儿交流与讨论的目的,是支持和帮助幼儿提升在回顾中反思的能力,梳理、分享、概括、建构和提升经验,形成有益的知识链条。这样的支持有助于幼儿智慧的达成,学会反思是可以让幼儿受用终生的能力和品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反思,则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观察和判断能力、专业支持能力以及教育实践的能力。只有具备和提高了这种专业分析、专业决策、专业行动、专业反思的专业能力,教师才能有效地区分支配与支持的界限,才不至于把支配幼儿当成了支持幼儿,才能更有效地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不同,教师组织交流与讨论的方式与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在小班初期,教师应以鼓励幼儿大胆分享、乐于分享为主要目标,以交流幼儿的游戏体验、游戏主题和基本过程为主要内容。另外,对玩具材料的爱惜,对游戏规则的遵守都可以作为这一阶段的交流主题。在低龄阶段,组织幼儿交流的方式多以个体的分享为主,随着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在中大班阶段可以更多地组织幼儿针对某个主题展开小组或集体讨论,交流的内容也可以更侧重于游戏中的问题解决与创新。

2.注意通过交流与讨论探寻幼儿经验的生长点和课程的生发点。
    在倾听幼儿分享自己游戏经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去寻找幼儿经验的生长点和课程的生发点,找准时机、抓住重点给予幼儿最需要的支持与推动。比如,一组幼儿在分享自己的建构作品时,说他们搭的是卡丁车,但大家都看不出这是卡丁车。通过与幼儿的对话,教师了解到这几名幼儿只是听别人说起过这种车的名字,他们对卡丁车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具体的。教师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幼儿的需求和新经验的生长点,甚至可以成为这个小组的新课程的生发点,于是找来卡丁车的图片、录像推荐给这组幼儿。幼儿充满兴趣地观察与讨论,引发了后续的建构活动以及对各类车辆的探究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