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时 间 | 2021.7 | 学习形式 | 网络 | 记录人 | 张娟 | |
学习资料名称 | 董旭花:自主游戏后的教师支持策略 | |||||
核心概念及 主要观点摘录
|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幼儿的游戏提供进一步的支持与引导。 1.回顾过程,多元表征游戏经验 2.注重反思,总结提升游戏经验 3.聚焦问题和创新点展开讨论,深化幼儿的思考 在每次组织完交流与分享之后,教师都可以反思和追问如下问题。在今天的交流与讨论中: ⊙我是否鼓励和支持了幼儿对游戏的回顾? ⊙我是否耐心倾听了幼儿的表达? ⊙我是否抓住了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我的提问有哪几个?是否引发和推动了幼儿的反思? ⊙我对幼儿的观点是如何回应的?是否让幼儿得到肯定与启发? ⊙我是否看见幼儿真实的需求? ⊙我是否尊重了幼儿的游戏意愿并给予了支持? ⊙我是否鼓励了幼儿的自主与创造? ⊙我是否促进了幼儿的经验再造或能力提升? ⊙我是否从中发现了经验的生长点或课程的生发点? ⊙我是否推动了幼儿持续的游戏兴趣? …… 总之,游戏后的回顾、讨论、交流和分享的整个过程都应指向“反思”,指向幼儿的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指向教师的反思。引导幼儿交流与讨论的目的,是支持和帮助幼儿提升在回顾中反思的能力,梳理、分享、概括、建构和提升经验,形成有益的知识链条。这样的支持有助于幼儿智慧的达成,学会反思是可以让幼儿受用终生的能力和品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反思,则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观察和判断能力、专业支持能力以及教育实践的能力。只有具备和提高了这种专业分析、专业决策、专业行动、专业反思的专业能力,教师才能有效地区分支配与支持的界限,才不至于把支配幼儿当成了支持幼儿,才能更有效地支持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 |||||
我 的 收 获
|
1.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不同,教师组织交流与讨论的方式与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在小班初期,教师应以鼓励幼儿大胆分享、乐于分享为主要目标,以交流幼儿的游戏体验、游戏主题和基本过程为主要内容。另外,对玩具材料的爱惜,对游戏规则的遵守都可以作为这一阶段的交流主题。在低龄阶段,组织幼儿交流的方式多以个体的分享为主,随着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在中大班阶段可以更多地组织幼儿针对某个主题展开小组或集体讨论,交流的内容也可以更侧重于游戏中的问题解决与创新。 2.注意通过交流与讨论探寻幼儿经验的生长点和课程的生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