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会议记录表
时 间 | 2022.4.20 | 地 点 | 二楼会议室 | ||||
主持人 | 马燕 | 记录人 | 马燕 | ||||
研讨主题 | 为大班户外自主游戏《飞夺泸定桥》为例的持续观察和支持策略 | ||||||
参加人员 | 张娟、马燕、庄虹瑜、胡燕、唐虹云、徐吉、刘晓舒 | ||||||
会
议
内
容 | 一.介绍本次研讨的主题 为大班户外自主游戏《飞夺泸定桥》为例的持续观察和支持策略 二.聚焦幼儿游戏行为,看幼儿游戏推进 第一阶段:制定游戏计划 1. 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张: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幼儿身心发展,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更多的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兴趣被激发。 庄:从环境中学会自主探索,获得学习生活的经验。让幼儿从“听老师的”现状下过渡到自信满满地说“我可以......”的状态,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能力。 徐:没有情境的游戏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每个幼儿都喜欢幻想,希望成为某个角色,而红军不怕危险过桥的精神深深打动幼儿,他们将故事情境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充分燃起了他们的兴趣,让游戏充满了挑战,同时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第二阶段:调整游戏场景 1. 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张: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游戏,而户外开放的游戏空间环境正好满足幼儿的需求。 马:在游戏中,幼儿自主、自由活动,老师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均由幼儿自己做主。教师的指导不是控制,而是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在活动中做到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 胡:自主权回归到孩子们手中,不仅提升了孩子们户外游戏的兴趣,同时也确保了户外游戏时间充足,盘活空间资源,让孩子在每一处空间中,与每一个材料都能实现充分的互动和对话。户外自主游戏场地交还给幼儿,让他们成为游戏场的主宰者。 刘:户外自主游戏区域创设,师生共同商讨,合理规划场地分布,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大班教师提供材料照片、幼儿以图示画图等方法进行游戏区域设计。非常自主。 第三阶段:体验游戏玩法 1. 现场游戏照片
案例实录: 幼儿自主搭建完成,不同高度的梅花桩、攀爬架、轮胎与梯子、平衡木架起难易不同的游戏场景。游戏开始,孩子们进行钻、爬、平衡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开始模仿红军走过、爬过泸定桥,爬过雪山等。梯子摆放在轮胎上面,胆子大的乐乐保持平衡从上面快速走过时还提醒后面的小战友:注意不要掉下桥,下面是河水,掉下去要被冲走的;胆子小的研研选择从梯子上面爬过去,前面的同伴鼓励她往前爬,她战战兢兢的通过泸定桥。怡润小朋友在初次尝试熟悉器械后,马上挑战一些新的玩法,就有了滑梯和垫子的玩法。滑梯变成雪山,从滑梯上滑下去,趟过草地,踩过石头过河,顺利和对面的战友会师。 2.研讨交流 张:孩子的身体机能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他们在动作发展、协调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都存在发展不均衡。所以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游戏表现不一样。 徐:根据这些差异,我们考虑材料的投放量与使用方式,在材料和情境设置上加强难度,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选择符合自身机能水平和发展的运动方式。 唐:保证每个孩子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其次材料的投入一定要连接幼儿的生活经验,便于幼儿将新旧经验进行融合、链接和提升。 第四阶段:多元游戏评价 1.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马:游戏结束之后,我不急于带领幼儿进行交流和分享,而是先请幼儿画游戏故事。这种安排可以避免打断幼儿对游戏的感知与思考,更直接地进入对游戏过程的回顾。 唐:幼儿用线条、颜色以及自创的图形、符号来记录和表征自己的游戏经历和体验,记录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思考以及遇到的问题,也可以用游戏地图、游戏连环画或游戏绘本等方式来呈现自己的游戏故事。 徐:幼儿通过以物代物的方式,将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再现,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满足其心理的需求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庄:需要教师有发现的眼光,在幼儿游戏时以观察者的身份发现问题,并且用参与者的身份来参与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马: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规划,让孩子主导 二.关注个体,让材料适宜 三.创设情境,让内容有趣 四.多元评价,让支持有效 我们将依托课题研究,立足儿童本位,追随儿童视角,有效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价值,更好推进户外游戏的开展。遵循“孩子的想法很重要”的理念,优化游戏形式,调整以往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形式,放手幼儿自主选择和预约游戏时间和内容、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和玩法、自主选择同伴进行游戏和交流,促进幼儿运动关键经验、自主意识、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发展。 只有在“真”游戏中,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的创造力才得以体现,才能体验到“真”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