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会议记录表
时 间 | 2022.3.21 | 地 点 | 居家云上会议 |
主持人 | 张娟 | 记录人 | 张娟 |
研讨主题 | 户外建构游戏持续观察和支持策略 | ||
参加人员 | 张娟、马燕、庄虹瑜、胡燕、唐虹云、徐吉、刘晓舒 | ||
会
议
内
容 | 一.介绍本次研讨的主题 张:在我园常州市“十四五”备案课题《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行为观察与支持的研究》中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教师可以洞悉幼儿当下的兴趣倾向、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需要,可以判断投放的游戏材料、创设的游戏环境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当下需要,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如何做进一步有效的支持与跟进…… 纸杯具有易收集、易整理、环保等特点,于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低结构材料——纸杯作为游戏主材料,对小四班的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了跟踪式的观察与支持,助推游戏进程。(注:此游戏从2021年12月——2022年2月进行的跟踪式观察。)
二.聚焦幼儿游戏行为,看幼儿游戏推进 第一阶段:自由搭建初体验 1. 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张:从一开始刚接触纸杯的时候,宝贝们怀揣着对纸杯的新奇,一遍遍将纸杯按照顺序进行排序,或者将纸杯倒放搭建单层进行垒高,孩子们在垒高的游戏里找到了成就感。“老师,你看!我把纸杯搭得高高的!” 庄:从今天的建构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运用到了垒高、围合、延长、盖顶等技能进行纸杯搭建,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感受到他们非常厉害,潜力无穷。 徐:今天我看到了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的尝试,虽然中途会有纸杯不小心歪倒,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趣,依旧很开心的继续搭建。 刘:我觉得小朋友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多种建构技能,增强空间感知能力;而且正如徐老师说的,孩子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气馁,为这种学习品质点赞!
第二阶段:造型多变展思维 1.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张:在纸杯叠的又稳又高的基础上,孩子们又进行了再次创新——百变造型,也就是一位小朋友自由在地上摆出任何的造型,另外一位小朋友需要沿着造型的外轮廓用纸杯摆出来。 马:刚开始张老师设计这一游戏内容的时候,我当时觉得成人看似简单的内容,其实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非常困难,因为它不仅对空间建构能力有一定的挑战,而且还需要两两合作完成,我们都知道小班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合作的几率比较少,但是今天看下来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胡:合作是孩子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一步,不仅能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启发思维、激发创造力。其实,我们在建构游戏中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的。 刘:刚开始小朋友在合作创新的时候,因为他们年龄比较小,对老师的要求领悟力不是很强,虽然在游戏前张老师有进行示范,但是他们属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为此,刚开始大部分小朋友最后呈现的造型都是“O”式,还好张老师也发现了这一点,抓住造型摆的正确的作品进行再次的讲解,让更多的小朋友掌握了方法。
第三阶段:聚焦案例析行为 1.现场游戏照片
案例实录:几位小朋友合理分工,在各自的位置上进行纸杯垒高,随着纸杯越来越高有倒塌现象,但是他们没有埋怨,重新再来。这时有小朋友提议要把城堡围起来,于是他们又开始了分工,有一个小朋友在城堡里面搭建,随着纸杯越来越高她发现自己出不来了,只好把前面的纸杯弄塌,等自己出来了在搭建。在游戏评价时,老师对他们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下次搭建时的建议,即可以提前留一扇门 的位置,这样就可以避免人在里面出不来的情况了。 2.研讨交流 张: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游戏案例是多人合作搭建城堡,我们可以从这一个多小时的游戏时间里,看到他们分工合理明确,不争不抢,会合作会协商的良好学习品质。 马:从今天的建构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运用到了立体垒高、立体围合、延长、盖顶、连接等技能进行纸杯搭建,相对于第一次时在建构技能上有了明显的提升。 唐:我发现孩子们在不断的试错中总结了经验,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一定高度的垒高,专注力很强,虽然其他组的小朋友有的已经放弃、有的在零散搭建、有的在闲聊,但是他们依旧徜徉在纸杯的世界里,感受着快乐与专注。 胡:他们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建构,作品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原来的简单堆叠到有主题有目的搭建,从独自搭建到合作搭建,从单一造型到多种组合,孩子们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建构经验逐步得到丰富。
第四阶段:纸板介入增难度 1.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张:在寒假中,我们班小朋友在家经常会利用纸板这一辅助材料进行搭建,但是由于家长也是属于“半路出家”的状况,也不知道该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所以他们所呈现的作品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架构。 唐:确实是这样的,他们的思维就像没有打开一样,一直在纵向搭建,这时老师也发现了,于是用“参与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投入到游戏中,自然而然地介入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拓宽思路。 刘: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常常的困恼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介入,介入早了又怕没有给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时间,介入晚了又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转移了。 马:所以这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怎样观察”“何时介入”“如何介入”的关键,它没有统一的标尺,但是老师的心中一定要有一把尺,促使你更好的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推进游戏进程。 庄:建构游戏是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活动。我们期待下次能看到小朋友更有创意的表现。
第四阶段:大手小手共携手 1.现场游戏照片
2.研讨交流 张:刚开始在一个小时的建构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一定的合作,但是还是以2-4个人为主的合作,作品与作品之间没有一定的链接,还是平行式的建构。虽然老师也有介入,但是毕竟是小众范围,而且孩子们也不是很理解怎样把一个小众的作品连接成一个作品,所以后来我们想到了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助阵。 庄: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场面就热闹起来了,孩子们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也慢慢开始思维打开了。 唐: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小班的孩子期望值太高,因为我看到还是有很多小班的小朋友从最初的参与者变成了旁观者,静静的聆听哥哥姐姐们的对话,有点不知所措。 刘:对的,我还看到有的小朋友比较抗拒,被这突如其来的人吓到了,死命哭着不要他们来帮忙。 张:因为我们这也是他们入园以来,第一次跟哥哥姐姐开展这样的活动,有点不知所措,有所迷茫也实属正常的状态,后续我们还会增加这方面的正确引导。但是,从今天的游戏效果来看,还是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胡:这也正是我们这个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光是要助推幼儿的游戏,也是要研究教师支持的策略。
三.梳理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后的支持策略 张: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为幼儿的游戏提供进一步的支持与引导。 1.回顾过程,多元表征游戏经验 2.注重反思,总结提升游戏经验 3.聚焦问题和创新点展开讨论,深化幼儿的思考 创意纸杯搭建不但激发了孩子们创造的热情,也带给幼儿游戏的无限可能,排序、集合、分类等学习活动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因疫情原因,对幼儿游戏现场按下了暂停键,但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在进行中。我们期待疫情结束后,幼儿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 课题研究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幼儿园内涵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将继续“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引领,”助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发展。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