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时 间 | 2021.5 | 学习形式 | 网络 | 记录人 | 马燕 | |
学习资料名称 | 自主游戏 ,孩子要么不玩,要么乱玩怎么办? | |||||
核心概念及 主要观点摘录
| 《纲要》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资源,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自主游戏突出幼儿的自主性表现与主体性发展,因此适宜的环境创设尤为重要。 幼儿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眼前情境和刺激物的影响,不一样的情境和刺激物会引发不一样的游戏。因此,环境是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与前提,它对于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案例一:每天在户外自主运动游戏区,总能看到几个孩子玩了一会儿就找个阴凉地休息,我们提供的较有难度的材料他们总是不选。面对这种情况,我有些犹豫不决,如果不进行干预,如何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游戏时间?如果干预,那又如何体现尊重幼儿的自由、自主性? 案例二:户外自主游戏时经常发现有些小朋友喜欢倒着爬上滑梯的旋转滚筒他们经常和从上面滑下来的孩子撞在一起,有时候互相撞疼了还会为此打架,跑到老师跟前告状。面对孩子们在玩滑梯时的多种创新玩法,比如,趴着下、倒着上……教师应该制止还是鼓励呢? 案例三:与其他活动相比,户外自主运动游戏活动场地较大、孩子多“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因素较多,使得活动相对而言较为“混乱”,而且,由于活动是自由自主的,教师也不能像体育课那样随时提出活动规则和要求,那么,户外自主运动游戏活动是否也需要强调游戏规则?教师应如何引导孩子遵守规则? | |||||
我 的 收 获
| 上述情况并不少见,但实际上,如果教师能够深度思考一步,其实并不难解决,例如案例三中,户外运动游戏需要规则,如场地及玩具材料正确、安全、轮流使用的规则,如友好相处的规则,如自主收整玩具材料的规则等。但我们也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例如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幼儿参与规则的提示图卡的制作班级公约;活动前和过程中的提示;活动结束后的问题讨论等。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既有年龄特点,又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适宜的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支持,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比如,开放的、功能不固化的空间可以满足幼儿玩各种游戏的需要;不同层次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自然野趣的材料易于引发幼儿的挑战性游戏等。 适宜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头脑的灵活性,促使幼儿以多元的方式投入环境,产生丰富多样的游戏行为。比如,户外的帐篷、树屋、桌椅等有助于引发角色游戏;一个小平台、几条小纱巾有助于引发表演游戏;积木、平坦的空地有助于引发建构游戏等等。 适宜的游戏环境以及摆放有序、便于取放的游戏材料,能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的空间,吸引幼儿参与其中,更加专注投入。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幼儿的游戏既自由自主,又灵活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