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徐吉5月份理论学习表
发布时间:2021-05-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吉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时  间

2021.5

学习形式

网络

记录人

徐吉

学习资料名称

《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我准备好了吗?》

 

 

核心概念及

主要观点摘录

 

 

 

对幼儿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把握

要想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教师应该具备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幼儿发展的共性特点,包括:幼儿的身体素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语言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观察、注意、记忆、思维等的发展;自我意识和自主性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等等。《指南》全面、系统地阐明了3—6岁幼儿在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及每个目标的典型行为表现,有助于教师了解该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学习与发展水平、行为特点,为分析幼儿提供了直观的参照和依据,是教师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有力抓手。
      另一把“尺子”是幼儿发展的个性特点。尽管有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共性参照目标,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各方面的发展还不稳定、不平衡、不成熟,每个幼儿受遗传、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的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异。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发展的共性特点,还要关注每个幼儿发展的个性特点。

具备持续的、多角度收集幼儿发展信息和资料的意识

要想了解自主游戏中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和特点,教师需要长期观察,多角度、多层次地收集信息,呈现幼儿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同一游戏不同的时间中以及同一游戏不同的发展方向上的表现等,从而勾画出幼儿真实的发展全貌。切忌仅凭一次观察,仅凭对一个游戏内容的分析就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以偏概全”地下结论。

 

 

 

 

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记录一段幼儿的表现,描述一下幼儿的行为过程不难,难就难在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水平、动机以及行为的意义和规律等。

要想读懂幼儿的行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熟悉各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如《指南》全面、系统地阐明了3—6岁幼儿在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及每个目标的典型行为表现,是每个幼儿教师都要熟读熟背的,除了生理心理特点还需要了解幼儿发展的个性特点,同时把握好各类游戏的性质及幼儿发展关键经验。

观察要多角度多观察数次,不能只观察一次后就下定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