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常州市“十四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马燕10月份理论学习表
发布时间:2021-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晓舒

课题理论学习记录表

时  间

2021.10

学习形式

网络

记录人

马燕

学习资料名称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二)

 

 

核心概念及

主要观点摘录

 

 

 

游戏进行阶段

1.教师是自主游戏的支持者

当游戏开展时,教师让幼儿成为游戏舞台的主角:玩什么游戏孩子说了算、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结伴、想怎么玩孩子自己做决定、更多的玩法由孩子自己来创造。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的内容有:(1)幼儿游戏的主题与情节,例如幼儿的游戏偏好、幼儿热衷的游戏情节与主要玩法等;(2)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状态,例如哪些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游戏的时空是否合适等;(3)幼儿的社会性水平,例如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行为、问题的产生于解决等;(4)幼儿具体的游戏行为,例幼

儿在游戏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等。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观察呢?一是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在游戏之初或者当我们想要了解全班幼儿对游戏主题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全面观察法;当我们想要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亮点、寻找问题焦点或某一类典型行为时,可以采用重点观察法。二是定点观察与跟踪观察相结合。当我们想要了解幼儿在某一游戏区域的表现,就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法;当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某一个幼儿的行为

时,可以采用跟踪观察法。

3. 教师是自主游戏的指导者

教师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以何种方式介入合适,确保时机恰当,方式适用。

首先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下列情况时,教师可以介入幼儿的游戏:(1)当幼儿不投入游戏活动时,例如不停地转换活动、独自游荡或旁观;(2)当幼儿严重违反游戏规则或有安全隐患时;(3)当幼儿难以与同伴合作时,例如争抢游戏材料,僵持不下;(4)幼儿一再重复简单的游戏情节时;(5)当幼儿难以将游戏进行下去或出现沮丧情绪时;(6)幼儿向教师发出求救信号时。

其次是教师介入指导的方法,主要有“角色介入法”、“语言介入法”和“材料介入法”三种。

游戏讲评阶段

在游戏讲评阶段,幼儿是讲评的主人,教师要成为自主游戏的提升者。即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分享游戏中出现的精彩环节、好创意、成功体验,及时肯定幼儿表现出色的地方,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讨论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游戏的本质在其自主性。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幼儿主体观,将幼儿看作自主幼儿的主体,要在游戏主题确定、环境创设、教师观察、介入指导、游戏讲评等各环节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愿,做游戏的支持者、观察者、指导者、提升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幼儿潜能,促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