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19年11月7日 | 活动形式 | 户外运动 | |
观察对象 | 蒋昊洋 | 记录者 | 胡燕 | |
观察要点 | 观察该幼儿是否能克服“恐高”的心理,独立完成在组合爬行架上的任务。 | |||
内容呈现 | 分析与说明 | |||
| 蒋昊洋小朋友是我们班的特殊儿童,他的运动能力比较差,协调性、平衡能力都发育得比其他小朋友慢。而且他还“恐高”,经过2年多的训练,他比之前进步了,敢于尝试“攀爬”活动了。 | |||
| 晨间活动开始了,其他小朋友都能站着稳稳地走过“攀爬架”上的平衡木,但对于蒋昊洋小朋友却很困难。但他终于敢于尝试,参加活动了。 | |||
| 但蒋昊洋的手脚不协调,前面的小朋友早就没影了,在他的后面也排了好长的队伍,但他还是在“攀爬架”的开始处,几乎没怎么前进。最后,在老师和小朋友的鼓励下,蒋昊洋终于完成了“攀爬架”上的活动。 | |||
教师感悟 | 我发现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蒋昊洋的进步还是非常大的。从一开始的10厘米高,30厘米宽的平衡木都不敢走,到后来的可以尝试走平衡木,到现在玩“攀爬架”,让我欣喜的看到他的进步。蒋昊洋的手脚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是发展不好的,而且还特别胆小,从小就恐高,为了帮助他克服恐高的心理,我们与家长配合,坚持每天让蒋昊洋训练,循序渐进,从最矮最宽的平衡木开始训练走、爬、攀登等,慢慢地孩子进步了。 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一个很深的真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凡事都只要花功夫,功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
胡燕11月份个案观察
发布时间:2019-1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胡燕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