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2019年10月 | 学习内容 | 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一) |
学习者 | 课题组成员 | 学习来源 | 网络 |
内 容 摘 要 | |||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做到 "自己能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 " 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 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我经过了解分析, 发现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是: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 而忽视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因为年龄较小,在自理时碰到实际困难,家长不是教会孩子,而是代替孩子做,导致幼儿不会自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幼儿自己动手的理念。 家长的包办代替, 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等待,等我们帮他们做掉各种本应他们自己做的事情。 为此,我们选取了儿歌、故事等,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的意识。 班级里还逐步的开展了很多有关自理能力的活 动,如 "我长大了,我是能干的好娃娃,我会自己来??等等活动和各种自理能力的竞赛, 激发幼儿的上进心,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2. 强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行为, 以便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2.1 在一日生活中训练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 根据幼儿的龄特点,我们将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 歌曲以及设计成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训练自理能力的行为。例如,在每次洗手时幼儿都会边念儿歌边挽袖子 "洗小手,打肥皂,手心搓,手背搓,手指交叉搓一搓,冲冲水,冲干净,甩一甩,擦毛巾,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通过儿歌的学习,孩子们在洗 手时都能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2.2 在区域活动中练习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2.2.1 在生活区的练习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吃饭, 我们在生活区开设了 "给小动物喂食 " 的游戏。用硬纸板剪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如小猫、小狗等)贴在鞋盒上,并把嘴巴部位挖空, 便于幼儿喂食。 同时准备黄豆、 绿豆、蚕豆等大大小小的 "食物 "及长柄勺等喂食工具供幼儿练习。 每到区域活动时间,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玩, 连平时不爱吃饭的小函也抢着去玩。有一天,小函又在喂小猫吃饭饭,只听她口中念念有词: "小宝宝,来! ' 妈妈' 喂你吃饭饭。 " 边说边舀起一勺绿豆小心翼翼地送到 "猫宝宝 " 的嘴里,看着 "猫宝宝 " 顺利地吃下,心满意足地又喂上第二口,还不住地夸奖到: "恩,宝宝真乖,要多吃饭饭,宝宝才会长大! "瞧,多尽职的 " 妈妈"呀!我一直冷眼旁观,没有打断她当 "妈妈"的热情。在讲评活动情况时,我表扬了她,并让其他的孩子向她学习。然后,提出对她的要求,希望她也像她的 "猫宝宝 "一样乖,多吃饭饭,长得高高大大的。 |
收集人:朱常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