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2019年9月 | 学习内容 | 用游戏引领小班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
学习者 | 课题组成员 | 学习来源 | 网络 |
内 容 摘 要 | |||
通过游戏手段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也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爱的抱抱。幼儿依恋家长,初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产生哭闹行为是很正常的。这 时就需要老师用新奇的游戏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幼儿早期,触觉是比较敏感的,老师 可以多用肌肤亲近幼儿。如,老师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爱的抱抱”的游戏,老师跟小朋友或小 朋友与同伴之间可以多抱抱,增添他们的友谊,让他们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们,小朋友也像 亲人那样亲切,让他们把对家长的依恋转移到老师和幼儿园小朋友身上。 环境陶冶法。可以在入园的第一天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再放置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 吸引他们的注意;也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其入园前产生好奇心的物品和陈设,再跟他说明教室里每 个位置所摆放的物品类型,每面墙上都有哪些画面等等;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活动室的空间, 用矮柜、小沙发、操作台、书架等划分出一个个独立的区域,并铺上几块五彩的海绵垫子、挂上 幼儿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全家福”照片、自带喜爱的玩具,这些源于幼儿生活的宽松、安全、 温馨的环境可以让幼儿产生安全感与信任感,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坐一坐、玩一玩、聊一聊。 从兴趣出发选择游戏内容。在开展活动的时候,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容易吸引幼儿注意的头饰。 如在户外游戏活动中,老师可以先拿出美丽的蝴蝶妈妈的头饰,让幼儿欣赏,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后给幼儿每人发一个蝴蝶宝宝的头饰,和幼儿一起分别扮演蝴蝶妈妈和蝴蝶宝宝的角色。蝴蝶 妈妈播放音乐,蝴蝶宝宝便跟着妈妈一起飞来飞去,让幼儿在愉快的律动游戏里感受快乐,体验 集体活动的乐趣。 生活游戏化。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是娃娃家游戏,在娃娃家里,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 到游戏之中。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妈妈和宝宝的角色,幼儿在游戏时,会把自己生活中的情境展 现到游戏中去。生活与游戏相结合,会让幼儿生活更有趣,知识更丰富,也更加有利于幼儿适应 幼儿园生活。 以游戏的形式逐步建立班级常规。刚入幼儿园时,幼儿往往因不熟悉或不适应,把玩具乱扔、 乱放。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幼儿,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整理玩具的方法。通过 反复的游戏,幼儿就知道什么玩具该放回什么地方了,也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的就放哪里” 的常规习惯,还会让他们觉得幼儿园像家里一样,真好玩,更加喜欢幼儿园。 |
收集人:朱常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