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2019.9.16 | 学习内容 | 如何指导幼儿盥洗 |
学习者 | 马燕 | 学习来源 | 网络 |
内 容 摘 要 | |||
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我们从小培养,而盥洗作为穿插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们一定得引起重视,并有方式地指导幼儿有序地进行盥洗。 就以我班为例,每次组织幼儿解便洗手时,都会有老师带领幼儿说盥洗时的注意事项,边说边做动作,引起幼儿兴趣。并在幼儿盥洗时站在一旁提醒孩子要用肥皂搓手、清水洗干净、关掉水龙头、毛巾把手擦干,同时要提醒幼儿不要玩水,洗手时水要关小一点,袖子挽高一点,在卫生间不推不挤,注意安全。 另外,我园园门的洗手池也贴了洗手的标识,图片上有序地列出了洗手的步骤,可以让孩子直观地学习洗手。但需要老师们正确并有心地引导,不能让这些标识变成空洞的装饰。 就如何指导幼儿盥洗这一问题,我也查阅了一下资料,以下几个方法,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1、通过儿歌来激发幼儿的盥洗兴趣 儿歌一: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开水龙头,淋湿小小手,摸下小肥皂,正搓反搓出泡泡,再用清水冲小手,小手甩三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很重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儿歌二:饭前便后要洗手,我和肥皂握握手,泡沫白花花!我和清水握握手,清水哗啦啦!我和毛巾握握手,水珠不见啦。两只小手握一握,变成一朵“馒头花”。 儿歌三:长袖变短袖,打开水龙头,小手冲一冲,摸上香香皂,搓出小泡泡,清水洗、甩三下,再用毛巾擦擦干,短袖变长袖。 2、搜集有关细菌的视频图片,通过形象的教学让孩子认识细菌,丰富幼儿的健康科学知识,知道如果不注意卫生,细菌就会不断繁殖,会导致我们生病,从而教育幼儿要勤洗手,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宝贝。 3、可以在教室里准备一些有关盥洗的标识,教室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地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能更好地引导幼儿正确盥洗。 4、开展主题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坚持用自己的口杯漱口。关注幼儿漱口的细节,提醒幼儿按照鼓漱法正确漱口,至少要鼓漱三次,并提醒幼儿不要玩水、拥挤、打闹,漱口完毕后将口杯放回自己的杯架上。 5、发挥榜样作用,及时表扬幼儿在洗手、漱口时的良好表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教师在指导幼儿盥洗时,也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洗手的过程,对搓洗不认真、冲洗不干净等行为,要耐心地给以示范和语言提示;帮助幼儿正确擦干手后要将衣袖放下,特别是冬天孩子衣服穿得多,更要留心整理孩子的衣裤;盥洗结束后要及时用干拖把地面上的水渍托干净,避免幼儿踩到水渍滑倒。同时,如果幼儿解便时不小心把裤子打湿,或者是把大便拉在裤子里,要第一时间给孩子进行整理清洗,换上干净的衣裤。 |
马燕9月份学习记录卡
发布时间:2019-09-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马燕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