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后的评价尤为关键,有效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交流,有利于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组织小班区域活动后评价中教师有两个重要任务,其一是引导幼儿分享在游戏中的快乐体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其二是引导幼儿学习解决游戏中问题的方法,提升幼儿游戏能力。
关键词:
区域活动 有效评价
一、多维评价,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评价多集中在最后终结性评价,通常老师都会对活动进行简单的评价,而此时的评价老师往往会让孩子说说今天你玩了什么游戏?或是你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说实话这样的评价仅仅是让幼儿回忆自己玩了什么,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和随机评价。而对于游戏本身对孩子经验的提升并无多大的意义。
说到评价的方式,其实我们老师会想到很多,有全班进行,也有分组讨论,也可幼儿自主评价,亦不凡有老师指点迷津等,但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幼儿活动的过程。
1、教师自我评价
在创设“农家乐”区域后,果然如我所料,孩子们争先恐后想去感受一下“钓鱼、晒鱼、烤鱼”的农家乐趣,好景不长,慢慢发现孩子不用“鱼竿”钓鱼,都在徒手抓鱼,接连看到好几个孩子都是如此,只见“鱼竿”们都杯遗弃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我走去拿起“鱼竿”试图引导幼儿跟我学,可问题来了,鱼线一头的吸铁石怎么都吸不住鱼身上的回形针,这下我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舍鱼竿而徒手抓鱼了,孩子们都看着我,只等我给个说法,我意识到是自己疏忽了吸铁石与回形针相吸时回形针的吸力不够强,才导致“钓鱼”的失败,我及时向孩子们致歉,并承诺下午会重新设置,并在明天的活动中保证能钓到鱼。
在区域活动的评价活动中,教师往往会疏忽自己在设置区域中的一些小失误,只会一味追寻孩子在游戏的错误行为,如果在此活动中,教师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是自己的粗心导致幼儿游戏的无法正常进行。通过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复评价、反思实践,逐渐理解、明晰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从而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建立新的观念。
2、幼儿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主要在游戏结束时给孩子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价分享游戏成果,发展游戏情节,提高游戏能力。教师要在活动中敏锐地抓住有教育价值的认知冲突作为问题,将部分幼儿的问题放大到集体谈话内容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进行交流,参与评价。这样更好地增加幼儿获得经验,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在娃娃家游戏中孔佑熙和王晨淇抱着玩具宝宝正在厨房里烧菜,菜还没烧好,就见孔佑熙说要带玩具宝宝去,说是有点咳嗽,还没等王晨淇起身,就已经到“医院”开药了,拿着“药”回到娃娃家开始喂药,整个过程持续了有10分钟,王晨淇一直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直到游戏时间结束收放玩具时,我特意看了看刚刚医院取得“药”有没有归还远处,果然在收放玩具盒中我发现了那盒“药”,本想兴师问罪,不知什么时候王晨淇已经站在我身边了,他看了看我手中的“药”,还在想要不要问问他,他倒先说了起来:“老师,这是孔佑熙刚刚给宝宝喂的药,她忘记放回去了,我去拿给她。”他顺手从我手里拿走了药盒,只听见他边走边找孔佑熙让她把药盒还回“医院”,本以为让她放回去就了事了,没想到王晨淇全程监督着孔佑熙归还过程,还在一旁碎碎念:“这个不是娃娃家的东西,是不好放那里的,老师说哪里拿的东西放到哪里去。”这时的孔佑熙一脸懵懂地回应道:“奥,我知道了。”
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教师以鼓励性言语来引导幼儿,对于小班幼儿教师也应采用一些情境性语言,如:“娃娃家的“妈妈”哄宝宝睡觉时还唱着歌,请“妈妈”来教教其他小朋友吧!你在游戏中玩的很开心,把你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好吗?”通过集体和个人,自评和他评的形式,让幼儿清楚了解自己和同伴遵守规则和活动能力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反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树立榜样或改进缺点,使幼儿在评价环节中得到共同进步,提高积极性,提高合作交往意识。
二、换位评价,促进师幼双向互动
我们在与幼儿交流时,总会脱口而出以“教师”自称,老是这样称呼自己,可能会消蚀原本的平等意识和健康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如果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去,这样更加能激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如果以同伴的身份对游戏讲评,这样能更加吸引幼儿,为幼儿所接受。
在医院游戏中,几个孩子似乎正在争抢着当“医生”的角色,大家都互不谦让,板栗拿着听诊器:“我有听诊器,我是医生。”瑶瑶坐在椅子上不服气:“我先坐下来的,我当医生。”眼看这个局面像是要吵起来的状态,我捂着肚子来到“医院”:“医生快来帮我检查一下,我的肚子好痛啊。”瑶瑶见状赶紧示意我下躺下,这时板栗拿着听诊器放我身上,似乎在听着什么,不紧不慢地询问着:“你是不是吃了冷的东西了?”我假装若有所思:“好像刚刚吃了一个苹果。”“没事的,叫护士给你打个针就好了,去吧。”“谁是护士啊?”说着板栗就让我身边的瑶瑶扮起护士给我打针,瑶瑶也乐意地做了,“是呀,医院里除了有医生会看病,护士也是很了不起的,要帮病人打针挂水,还要照顾病人。”之间瑶瑶更得意自己成了一名了不起的“护士”。
教师参与区域本身就能够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这一活动中,教师是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游戏,舒缓幼儿之间的争执,并以“患者” 的角度感受到了医生的称职,同时引发幼儿思考医院里的角色分配。这就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友好互动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培养友好、互助、合作的优秀品质。这样既肯定了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同时幼儿也学会了如何讲评别人和自己的游戏。当幼儿学着教师的样子上台把自己和别人的游戏情况告诉大家时,幼儿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体现了平等、温馨的师生关系,对评价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三、媒介评价,推进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1、照片,回忆游戏片段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通过抓拍幼儿区域活动中游戏行为及表现瞬间。由于小班
幼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形象性更为明显,所以在回忆区域游戏过程中也许不知从何说起,还有的不敢说,兴许敢说的一时半会又不能完整回忆出自己或同伴在游戏中的表现和玩了什么,所以搬借照片来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及表现,向同伴描述自己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和同伴之间做了什么。
在一次活动中,嘟嘟正坐在垫子上搭建城堡,这时恬恬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第看着,但凡见到同伴走过都会提醒别人绕道而行,不要碰倒嘟嘟的城堡,就这样一张普通照片,却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共鸣,纷纷吐槽自己在游戏中,总有小朋友在经过时不小心碰到,而使自己的作品遭受“打击”,有了恬恬的举动,大家都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是否影响到同伴。
教师在借助照片媒介时能让幼儿通过欣赏、观察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或是评价同伴的游戏行为是否恰当,于此学会反思自己的游戏行为。反之一些瞬间也会记录着幼儿温暖、积极的一面。
2、短片,还原游戏现场
游戏视频的图像有声有景,还是动态的,可以完整地展现一段游戏的真实过程,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关注。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关注那些游戏水平较高的幼儿,及时拍摄他们在游戏中高水平表现的视频短片,作为游戏分享的媒介,游戏视频主要用于指导幼儿丰富游戏的情节和玩法。
游戏视频记录的是一个完整片段,有着连贯的情节,在“农家乐”游戏视频中,幼儿看到了同伴在区域活动中钓鱼、晒鱼、烤鱼一系列有关细节,大家纷纷议论着吃烧烤的生活经验和想法,同时也发现了有幼儿手抓鱼的“危险”动作,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样很危险,会掉进河里的。”还有的说:“手一抓小鱼就会跑掉的。”正如幼儿所说的那样,在下一次游戏中手抓鱼的现象少有出现。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利用视频评价幼儿活动已不是新鲜话题,可如何有效运用却是教师需要思考的。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适时、适度的评价,区域活动评价作为提升区域活动质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更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催化剂,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起到关键的导向作用。有效评价亦是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评价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幼儿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我们应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域活动中“评价”的作用,让有效评价在区域活动中“大放异彩”。
作者:庄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