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5.10
地点:教室
主题:自主进餐
观察对象:中四班幼儿 观察人:金裕哲
案例描述:
今天中午吃的是肉丝面,教师将适温的肉丝面端在了桌子上,孩子们也排好队准备自主打饭。 具体描述: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一: 第一次的自主打饭开始了,孩子们排好了队,到了排在第三个的大志开始盛面条了,左手拿起了碗之后,他低下头,看了勺子有两秒钟,然后右手握紧了铁勺,把勺子伸进了面条盆里,铁勺停在面条的表面,他把铁勺往左用力一推,把铁勺撑到了面条里面。他眼睛盯着铁勺,嘴巴闭紧,右手微微擅抖的把铁勺从盆里端了出来。在把面条放进碗里的时候,左手拿着的碗没有端平,右手颤抖的铁勺也有些倾斜,碗和勺没有对准,面条有许多盛到了碗的外面。到了佳佳小朋友开始盛面条了,她左手拿起碗,右手握在了离铁勺头较远的勺柄的位置上,她把铁勺往面条里推,铁勺停留在面条的表面,她转动勺柄,往面条盆的另一个方向推过去,微微颤抖的端起了一勺汤多面少的面条汤,慢慢的放进了自己的碗里。
案例分析:
从观察中可以看得出,孩子在已有的条件下进行盛面条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是在握勺的姿势上,孩子不能够拿准握勺的位置,拿勺时往往会太靠前后者太靠后。其次在运用当前的铁勺时,孩子的力量达不到,盛的比较少,多了握勺的手就会颤抖。最后是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把右手大铁勺里的面条放进左手的碗里(右手本身就有难度),孩子动作控制得不好,会把面条盛到外面。 整个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自己对活动预设的不充分,特别是在幼儿盛饭的工具上,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我们教师平时用的大铁勺,盛的量多,且勺柄长,不方便幼儿使用。
相信孩子的能力。虽然孩子在自主进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孩子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状态与水平还是让我们老师很惊讶的,真没想到我们的孩子可以做到这一些,这也坚定了我们“放手去做,让孩子成为活动主人”的决心。 开展有准备的活动。我们认为整个过程中孩子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真正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教师本身。活动中,我们并没有做好充足的预设,导致了在“盛饭工具”上的不适宜,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坚定“儿童立场”。今天活动准备不充分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落实“儿童立场”时没有做到位,虽然想着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 人,但还是有许多环节考虑的不周,“盛饭工具”的不适宜就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手部力量、身体协调等幼儿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