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金裕哲学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9-03-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金裕哲

推行幼儿自主进餐宜缓步而行

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餐环节作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幼儿自主性的重要环节,历来是幼教工作者们关注的主阵地。对于如何提升幼儿在进餐活动中的主体性,幼教工作者们不断进行着探索。

从自助餐到自主点心:幼儿自主性难落实

前段时间,幼教同行们对于某些幼儿园推行的幼儿自助餐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反思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幼儿自助餐对于园所的硬件条件、人力物力支持、卫生和安全保障能力以及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大多数园所事实上并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大部分幼儿也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因此这只能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做法。

近来,笔者在幼儿园看到,一些幼儿园对幼儿自助餐的做法进行了改进,让幼儿自主吃点心,即在餐点环节让幼儿自主选择进餐时间和数量。以早餐为例,在8点半到9点之间,幼儿自行选择先吃点心还是先玩玩具,幼儿想吃就去吃,想玩玩具就去玩玩具。老师事先会告诉幼儿:“9点前想吃就去吃,不吃就没有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有一部分幼儿能够独立、适量地吃点心,不少幼儿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的幼儿在老师不在旁边看着时,会大肆地超量吃他喜欢吃的小熊饼干,有的幼儿会把自己不喜欢吃的点心放在裤兜里,然后去玩玩具。对于一些先玩玩具不吃点心的幼儿,老师会在旁边一再地提醒:“饿不饿,要不要吃点心?”有的幼儿会因急于玩玩具而不吃点心,也有的幼儿会说:“我来幼儿园之前吃得很饱了,现在不想吃了。”(事实并非如此)这样老师只能让他继续玩玩具。等过了9点,不吃的幼儿饿了,老师还是会给他们吃。

对此,老师们也很困惑,为何让幼儿自主吃点心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幼儿的自主性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得到很好体现。相反,部分幼儿进餐速度忽快忽慢,进餐数量多少不定,进餐氛围多嘈杂混乱而少安静有序。

自主进餐行为养成需循序渐进

从自助餐到自主点心的实践探索说明,幼儿的自主性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放手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原因何在?是幼儿没有自主性吗?是老师不该放手吗?还是就应该沿用以往的教师主导的进餐方式?当然不是!

笔者以为,从自助餐到自主点心的探索,从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来讲是值得肯定的。之所以出现了问题,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没有全面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系统性。自助餐和自主点心,对各种因素都有较高的要求。即使是自主点心,如果幼儿之前在吃点心时从来没有机会选择进餐时间段,没有尝试过如何确定自己吃了适量的点心,没有体验过如何不因玩玩具而忘记或拒绝吃点心,那么自主吃点心的改革自然不会顺利。

其二,没有深刻理解幼儿及幼儿教育的特点。幼儿是成长中的个体,其自主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表现出来。大量事实说明,在教师、父母等成人主导或放任不管的情形下,幼儿都不容易养成自主行为。上文中提到的教师虽然在旁边一再提醒幼儿进餐,但是没有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去促进幼儿自主进餐行为的养成,如与幼儿一起讨论商定如何做到吃点心和玩玩具两不误,寻求家园合作等。这看似是做出了教育行为,但是却放弃了对教育效果的追求。当然也更可能是由于未能促使家长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毕竟如果真正实施“到点不吃就没有了,过时以后即使饿了也不再提供”的做法,部分幼儿的家长首先不乐意,还可能会责怪教师。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只能选择采取不断提醒幼儿进餐,过时以后饿了继续提供点心的做法。如此做法确实避免了不少问题,然而却导致了教育价值的贬值。

其三,没有遵循健康行为养成的路径。自主进餐行为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以自主点心为例,幼儿真正能够实现自主吃点心至少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他助水平的自主进餐,即幼儿在成人的直接帮助和提醒下吃点心,其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可以在给定的时间段内自己选择吃点心的时间、座位、餐盘等。阶段二,自我努力水平的自主进餐,即幼儿能够自己吃点心,较少需要教师的直接帮助,其自主性更大,除了巩固上一阶段的自主水平,还能自己协调吃点心和玩玩具的时间,执行吃点心的惩戒规则和奖励规则。例如,不可边吃边玩,否则减少玩玩具的时间;反之,如果能够适时有序地吃点心,则增加玩玩具的时间。阶段三,自动化水平的自主进餐,即幼儿能够初步养成自己吃点心的习惯,具备自主吃点心的能力,其自主性更高,除了前面两个阶段的自主性,还学习如何确定自己吃适量的食物,如可通过做标记的方式知道进餐的最小量和最大量,知道自己喜欢吃的点心也要适量吃,并能够做到在家和在园一致。

系统规划幼儿自主进餐行为的养成路径

小小的自主点心实践,反映出的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以推进自主点心实践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客观分析幼儿的健康行为养成水平。由于存在巨大的地区、园所及个体差异,各个班级的幼儿都处于不同水平,有的大班幼儿可能还处在他助水平,因此只能一步一步地做起,不宜将上述三个水平与小中大年龄班幼儿简单对应。

全面诊断健康行为养成的各类条件要素。自主点心需要提供干净卫生的餐具,方便幼儿取用茶水的茶桶,便于幼儿行走的空间,可供选择的食品,具有一定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幼儿,保教观念一致的教师、保育人员和家长,具有弹性的作息制度以及园所的管理理念等因素。开展自主点心应全面分析园所、班级具备哪些因素,尚缺乏哪些因素,还有哪些因素需要优化。其实,很多教师反映,自主点心事实上也缺乏幼儿自主的条件,比如幼儿喝多少豆浆,没有自主;幼儿吃饼干还是水果、坚果,没有自主;幼儿用何种杯子和盘子,没有自主。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行自主,是根本行不通的。

力求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自主点心需要幼儿教师、保育人员、幼儿家长等具有一致的教育观念。一方面,大家必须认识到自主点心环节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各方都要积极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如若教师没有与保育人员、幼儿家长达成一致观念,而是一味采取不断在旁边提醒幼儿吃点心的策略,效果是有限的;或者单方面采取让幼儿“饿肚子”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目标,后果很可能是引起家长的不满。促进幼儿自主健康行为养成,必须以多方利益相关者一致的教育观念为前提。(作者:张世义,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编号:D/2016/01/103)及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编号:2016SJB880088)相关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7年04月30日第3版 版名:保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