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3月21日
地点:活动室
主题:餐后活动
观察对象:宋睦瑶 观察人:胡燕
案例描述:
自从实行“自主进餐”后,由于孩子们装饭和用餐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常常是一部分孩子吃完了,而另一部分孩子碗里的饭才缺了一个角,时差就在一前一后中产生了。考虑到教室小,所以,我们就让那些先吃完的孩子在座位上自由活动,这样的安排是想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没想到,孩子的玩性大发,有的敲桌子,有的敲筷子,有的跟没吃完饭的孩子一直在讲话,影响其他小朋友进餐。而宋睦瑶则敲起了桌上的盘子,发出框框的巨响声。
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近乎“疯狂”的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游戏的渴望。虽然只是简单得不能简单的“游戏”,他们却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平时,我们看到瑶瑶这样的孩子会立刻采用铁腕政策,对其大肆批评,将其压制,却不知这种主观的做法,将孩子的创造天赋扼杀于无形。其实,只要让幼儿离开座位,到区域去游戏,或引导其到音乐区进行有节奏地打击乐器,就不会那么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