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性材料>>论文荟萃>>文章内容
自主进餐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8-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huchangj

朱常锦

在园幼儿的一餐两点是一日生活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指南》中提出“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和健康的饮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儿童了解

各种新鲜食物、及其主要营养价值,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众所周知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每年在对新生膳食调查中发现幼儿普遍存在的饮食上的问题是挑食、偏食,以及食物过精过细,只吃自己爱吃的食物,不懂食物的合理搭配……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看到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迁就,结果饮食中出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孩子都有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猛吃,看到不喜欢的饭菜就摇头,不会咀嚼,有的一看见不喜欢的菜就会恶心、呕吐……营养摄入不平衡、不全面,对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同样是“吃”,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却“吃”出了疾病。因此让幼儿养成不挑食、偏食,懂得食物的合理搭配是我们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很显然只要是幼儿喜爱的食物,就能激起他们进餐的欲望,从而能愉快进餐,享受美食。以往的教育策略是通过故事、情境讲述来告诉孩子要自己吃饭并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这样的过程往往是幼儿被动地接受道理,在实际一餐两点中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她们进行所谓的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健康饮食观念的形成,仅仅通过一两节集中教育活动是不能马上形成的,而应该通过对吃的实践,让味觉的美好回忆与科学合理的食谱统一起来,把愉快的体味经验和健康食品融为一体,让她们对食物形成一个固定的印象。通过思考我们尝试着能不能换一种教育策略让幼儿主动地爱上美食,于是我们推出了“我的美食我做主”时间,让幼儿对自己每天在园的一餐两点食谱进行评价,选出自己喜爱的食谱,并与伙伴们分享交流自己在一餐两点中的味觉和视觉体会。我经常听到孩子说:“今天的馒头太好吃了又香又甜。”“你为什么不喜欢吃馒头呢,吃馒头能让我们长高长大。”逐渐地,幼儿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获知了一些健康的膳食理念,从而把别人的快乐美食体验迁移到自己身上,逐渐克服了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有的孩子还教育其他孩子不要挑食,在班里表现出自己全面营养的态度。同时“我的美食我做主”也培养了幼儿自主性,孩子对食物的评价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开始渴望了解每天接触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益处,这是以往集中教育中很少看到的现象。

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自主进餐时间里,不少老师及领导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孩子如此能干,我们以前怎么没发现!如果我们不放手,就永远感受不到幼儿成长的力量,也就会一直低估幼儿的能力。

秉着“ 少盛多添”的原则, 有一次就餐前, 我就已经告诉孩子们, 吃多少盛多少, 盛到碗里的必须全部吃完,不能浪费哦,吃不饱的小朋友可以再去添。午餐是炒青菜和烧鸡翅, 我注意到“ 吃饭困难户” 司琪小朋友也盛了一些青菜和鸡翅。之前的每次就餐她都会端着碗跑到老师面前,一次次地“哀求老师, 我不想吃青菜。”那么这一次, 小琪琪会有什么反应呢? 不出所料, 她在吃到还剩几根青菜时, 又端着碗过来了:老师, 我不想吃青菜了。我还没说话,旁边的宗雨欣马上对她说:“ 这青菜是你自己盛的吧?” 她点了点头。宗雨欣又继续说:“ 对,这是你自己盛的菜, 不是老师给你盛的, 都要吃完才是不浪费粮食呢,你如果吃不了的话, 下次少盛点就行了啊。但这一次既然盛了, 就不能浪费哦。" 她听完, 很无奈地又点点头, 端着碗走了。随后坐到位置上, 乖乖地把青菜全部吃完了。我躲在一旁,偷偷地笑了。实施自主进餐培养了积极主动、自主自律的幼儿。在取餐过程中, 幼儿还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饭量, 明白吃多少取多少、少量多次取餐的原则。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荤素搭配的重要性, 不挑食, 身体才能长得更好。自从开始自主进餐之后,孩子的饭量增加了,我们不敢相信,平时很少饭量的孩子,都主动去自己添饭,大多数小朋友也变得不挑食了,荤素都爱吃。

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我认为实施自主进餐是教师认识幼儿、树立正确儿童观的一条有效路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