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各个幼儿园都在实践课程游戏,其中支架四就指出:重新认识和发现幼儿及幼儿的生活活动如何“游戏化”。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要求:打破“安全”的束缚,用“怎么让孩子更具有自主安全意识”去代替“孩子不安全怎么办”,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启动幼儿自主、自助用餐改革,幼儿从“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助式用餐”,最大限度的支持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食物、送餐具、爱卫生等,从而享受、体验自助式午餐的整个过程。
因此本学期我们对中班幼儿进行自主进餐探讨活动,通过实施课题《在一餐两点中儿童自主管理的研究》,改变以往的进餐模式,从教师干预到幼儿自我服务的转型,让幼儿享受到自主进餐的快乐。我们以进餐环节作为切入口,通过幼儿自助点心和进餐,培养主动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做事的顺序。学会分享、轮流、排队、秩序等内化的社会性发展。 努力构建 自主式进餐活动,学习进餐礼仪,争当文明进餐者。
一、进餐时间弹性调整,自我服务我最棒
开学初,中班老师在各自所在的班级开始试点,尝试进行“一餐两点”的自主,以期能以点带面,逐步向其他年级推广。自主进餐实施过程中幼儿不仅自己拿餐具、盛饭、整理碗筷,同时也尝试自己组织餐前餐后活动,这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进餐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自主进餐实施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幼儿,我们的早点进餐时间做了弹性调整。由原来晨间活动、早操后集体吃饼干喝牛奶,改变为幼儿入园后自主选择是先吃早点还是先晨间游戏。从早晨8:00入园到9:15活动开展之前的这段时间,都是幼儿自主进餐的时间。这就打破了以往统一时段进餐的做法,更好地满足幼儿的进食需要,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选择何时吃点心。除此之外,早点时间的放宽,还让幼儿在进食早点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对幼儿时间概念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掌握每个孩子进餐情况,各班设置了个性化的进餐记录卡,让老师能及时实时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用餐情况。
二、建立值日生分工制,自制管理我能行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管理,从就餐前的准备,取餐环节的顺序,就餐结束后幼儿如何收拾桌子等相关流程师生进行探讨。和孩子共同商讨每日值日生的分工,每个值日生负责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的职责,有的负责组织幼儿的餐前活动,有的维持秩序,有的餐后整理桌椅等。由于每天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进餐活动的组织,因此活动的内容也由幼儿自主选择。轮到哪个值日生负责餐前活动,就由他组织大家洗手,给小伙伴讲故事或者带着大家做手指游戏;餐后值日生负责整理餐桌。这样的值日生制度十分有效,每一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都十分积极与投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幼儿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明显提升,进餐的秩序也明显改善。
从“教师包办”到“幼儿自主”的管理大大转变了班级的进餐情况,幼儿的自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教师也从中感受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只有勇敢放手,孩子们才会更加“自由、自主、创造、愉悦”。
创意饭勺温馨助阵,吃饭小能手我第一
分组轮流取餐后我们发现餐具不够,需要添置一些新的餐具。在添置新餐具我们就考虑购置一下可爱的餐具来激发幼儿取餐进食的欲望。因此各种动物造型的可爱饭勺、汤勺就出现在我们的分餐桌上。饭勺站立在桌面,再也不用担心粘着饭粒弄脏桌面。汤勺打菜也方便,不用担心会掉在盆里,给下个打菜的小朋友造成麻烦。自从有了这些可爱饭汤勺,老师再也不用担心不爱吃饭的幼儿。人人都来争当吃饭小能手。
四、学习文明进餐礼仪,文明进餐者我加入
我们用幼儿的美术作品讲述文明进餐礼仪,将教育寓于环境创设,将文明就餐浸润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文图结合的方式让幼儿知道进餐的流程:饭前先洗手,盛饭请排队,盛饭用勺子,吃饭用筷子,自己取汤菜,吃饭需安静,饭后要整理。学习基本的进餐礼仪,具体做法如下:
1、我会排队,等待线的功能
排队等待,是一种最为平常的生活行为,它是秩序生活和秩序社会的基本保
障。幼儿也常常被要求要排队,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自控能力不够,幼儿往往对排队的好处认识不足,缺乏等待的耐心,掉队、插队、在队伍中打闹等问题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刚开始实施自主进餐时幼儿没有排队等待的意识,一味的往前挤,饭菜打翻的现象十分严重,老师一再提醒,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利用晨间谈话,与小朋友商量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孩子们说可以喊号,可以弄个栏杆栏着或是弄条线隔着,最后我们在每张分餐桌旁设置等待线。增添了等待线后幼儿能自觉遵守规则,不拥挤,饭菜打翻的现象也有所改善。逐渐感受到了谦让与协作的重要性。孩子们盛饭的速度快了,吃饭的速度有进步,饭量也明显增加。孩子的能力比以前提升了不少,更加自信了。
同时我们还通过社会活动《我会排队》,让幼儿明了排队的好处:“排队可以避免危险”,“排队可以让很多人想做的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排队可以使本来很拥挤的地方变得不拥挤”。引导幼儿重点讨论“插队”、“掉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幼儿一起了解生活中一些特殊的排队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走”“狭窄通道一个方向排队”“乘电梯、乘车要先下后上”等等,进一步增强在生活各个方面都要有排队等待的意识。
2、按需取餐,克服不良习惯
实施自主进餐的过程中,突出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餐量的摄取问题。有的幼儿
喜欢吃荤菜就会拿很多,导致最后面来盛菜的孩子都不够,而相对而言的一些蔬菜,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吃,就会剩下很多,导致浪费。因此我们通过健康活动《食物金字塔》,让幼儿充分了解营养膳食的重要性,了解我们身体成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知道要合理科学的营养搭配。对于量的控制,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孩子谈话、反馈、再实施。孩子逐步做到菜量的摄取吃多少盛多少,养成先他人后自己的优良班风。
3、餐前餐后,好礼仪养成记
餐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的礼仪常识,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是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幼儿自主进餐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幼儿的礼仪,让餐桌礼仪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底。我们通过礼仪儿歌让幼儿知道礼仪常识。
餐前准备:小椅子双手搬,轻轻推入小桌子;有序小便不拥挤,先小便来再洗手;洗好小手握紧拳,轻轻走到桌子旁;轻拉小椅子,稳稳坐进去,身体不摇也不晃,准备进餐真快乐。
进餐中:小脚并并拢,放在椅子前,身体紧靠桌,一手扶着碗,一手拿勺子,开始吃饭罗;饭菜搭配吃,一口饭来一口菜,阿呜阿呜大口吃,闭起嘴巴多嚼嚼,嚼出声音可不文明;小嘴巴不说话,小勺子也安静,轻轻舀轻轻刮,饭和菜真听话,聚拢来往嘴送,自己的饭菜吃光光,碗里桌面地面都干净;10分钟内安静吃,10分钟后有事小声说,但要牢记,边吃边说可不文明,还要牢记不吵人,文明进餐人人夸;节约粮食不剩饭,不挑食来样样吃。需要添饭菜,举手请求老师来帮忙;饭菜吃完再喝汤;吃饭时候有垃圾,轻轻放入垃圾盘,就餐礼仪都遵守,人人都夸好好好!汤水打翻时,及时要避让,衣服不弄脏,再取工具来清理。
汤水被打翻,不惊慌来不哭闹,快请抹布来帮忙,抹布用好放原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人人见了都夸好!
进餐结束:用餐快结束,火眼金睛来查看,盘中盘底、桌面地面,剩余饭菜逃不了,通通送入垃圾盘。用餐结束后,先是站起身,再将椅子推入桌,接着再去拿盘子。手中有盘子,走路要小心,来到指定处,弯下身子来,勺子轻轻刮,剩余饭菜入锅里,再将盘子叠整齐,勺子要回家。小杯子,放点水,杯中水,含嘴里,扬起头,骨碌骨碌,吐出来,餐后漱口牢牢记,蚜虫不会找上门。小毛巾,手中拿,擦好嘴巴翻一面,然后再来擦擦脸,用过毛巾也叠齐,良好习惯人人爱。
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将餐前餐后的礼仪要求融进去,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进餐礼仪,并将这些礼仪用到我们的进餐中。
当然,幼儿进餐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们的孩子习得良好的进餐礼仪,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通过自主进餐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尽管幼儿具有能力,但是小中大班幼儿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认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去研究儿童,给予幼儿能力范围内的主动权。因此同样是自主进餐和点心,不同年龄班的做法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资料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的解读 南京 廖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游戏理论》 华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