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19.1.8 | 活动形式 | 区域游戏 | ||
观察对象 | 陈诗宇 沈奕珧 | 记录者 | 张娟 | ||
观察要点 | 了解去医院看病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会合理分工。 | ||||
内容呈现 | 分析与说明 | ||||
陈诗宇和沈奕珧来到小医院,陈诗宇说:“我来做医生,你来做病人吧!”沈奕珧满怀欣喜地接受了。陈诗宇问:“你哪里不舒服啊?”沈奕珧说:“我头疼,有点发热了。”陈诗宇说:“那就量个温度吧!”说完就将温度计放在了沈奕珧嘴里。 | |||||
| 过了一会儿,陈诗宇将温度计从嘴巴里拿了出来,看了一看说:“恩,39度,有点发热了。”沈奕珧问:“医生,那我该怎么办呢?是吃药还是挂水?”“我看你还好的,不是太严重,等下配点药吃吃就可以了!”说完,就在纸上写了起来,交给旁边的护士进行配药。 | ||||
| 沈奕珧又接着说:“医生,我最近有点牙疼,你能帮我看看吗?”陈诗宇说:“好的,你把嘴巴张开来给我检查一下。”说完,就拿着道具就检查起来:“恩,有点蛀牙的,以后少吃点糖,要刷牙,保护牙齿,这样就不会有蛀牙了。”沈奕珧听后连忙点点头,表示赞同。 | ||||
教师感悟
| 游戏来源于生活。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他们应该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医院的生活经验,但很不够,去医院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除了害怕可能对医生和看病的过程缺乏一定的了解。看到着新开的小医院,他们是很感兴趣的,但没有当成医院来扮角色进行表演,而是当成新开的玩具场地,仅限于摆弄这些材料,而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其次,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其自发的组织游戏,自己选择;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游戏材料的提供者。由幼儿自己去寻找游戏的合作者,自己去规划自己的游戏。小朋友自己去选择游戏区,设计游戏,设计自己做什么角色?这些都需要小朋友自己去商量、去构思、去思考游戏的规则等。这些对于陈诗宇这样能说、脑袋转的快的小朋友,她能把生活中去医院看病的场景再现,带到游戏中。陈诗宇在游戏中起到主导作用,“护士和病人”的参与,让陈诗宇更加突出在游戏中的作用。 游戏是生活的再现,老师是幼儿游戏的引导者,合作者。一方面,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发现;另一方面,老师给幼儿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积极性。另外,老师参与其中,成为游戏中的一员,适当的介入,有利于游戏的有效开展。 |
张娟照片式个案观察
发布时间:2019-0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zhangjuan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