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18.12.7 |
活动形式 |
户外体育游戏 |
|
观察对象 |
陈梓瑜 |
记录者 |
朱常锦 |
|
观察要点 |
观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调案例整运动器械的摆放。 |
|||
内容呈现 |
分析与说明 |
|||
|
一次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们不再满足于老师事先预设好的运动器械上进行活动,而是更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调案例整运动器械的摆放。很多孩子都喜欢聚集在轮胎从高往下跳,他们不再局限着跳一个,而是更喜欢挑战高难度,把轮胎加到三个。 |
|||
|
就在孩子们进行时,我观察到陈梓瑜做出的一个小动作。他不敢从三个上跳下来,他悄悄把三个整成了两个。这个小小的举动马上引起了许多孩子的不满,和他争论了起来。很想看看他们如何处理这一状况,于是我站在了不远处静静的观察起了他们。 |
|||
|
终于在几次争论和妥协后,陈梓瑜想了一个两全的办法。他又滚了两个轮胎,把它垒高。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部分孩子无法从三个往下跳的问题,也让他们这群喜欢挑战高难度的小朋友得到了满足。 |
|||
教师感悟 |
《指南》中指出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为了评估他们的兴趣、特点和需要,以便更有效的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在对幼儿运动活动的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对感兴趣的活动他们一定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发展、得到发挥,他们的表现也分析与反思的确让我大吃一惊。他们会在活动中积极的挑战自我,挑战难度,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认为,运动活动中的观察,要改变“一刀切”的做法,要从幼儿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对所有的幼儿只提出一种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感到吃不饱,提不起兴趣,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不敢吃,丧失了信心。这都将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在观察后的要求上要因人而异。透过观察,我了解到班中幼儿现阶段运动发展水平和兴趣点。我将在接下来的运动活动中,对运动器械的设置上做一定的调整,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积极的参与到运动活动中来,在运动水平上有一个新的飞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