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4.20
地点:大二班教室美工区
主题:折纸《牵牛花》
观察对象:天天、嘉嘉、姗姗 观察人:戎丽娜
案例描述:
美工区里,当我提出要折牵牛花时,孩子们兴趣很浓,可以看出幼儿确实很喜欢这朵花,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天天说:“虚线表示‘折’,实线表示‘剪’,箭头表示‘方向’。”他们看着一朵漂亮的牵牛花在老师的手里,在他们的眼前一点点开放,更加激动了,早就跃跃欲试了。接下来,我就给嘉嘉和姗姗发纸,发图例,让他们自己动手试一试,还告诉他们也可以到前面拆开老师的作品看一看,想一想刚才是怎么折的,小朋友之间也可以讨论讨论。
就这样,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折的折、剪的剪、讨论的讨论,而我呢,在幼儿们中间,一会儿教教这个,一会儿指导指导那个,忙得不可开胶。也忘记了照相的事,但看着孩子们一朵朵牵牛花开在手中,我也很开心。他们不但折出很多漂亮的花,还用小剪刀剪出了一片片的绿叶子。
案例分析:
大班的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但关键是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当我和他们讨论,希望让他们把一朵朵牵牛花开在我们大二班的窗栏杆上,让来我们班的老师和小朋友都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他们特别开心,一个个小心地把自己的作品贴在了窗栏杆上,而且一个个小脸儿上都有着特别自豪的表情。
大班的孩子对于折纸的理解能力和手指灵活度都已经发育得比较好,应该相信孩子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做,只要给他们时间,给他们空间,他们一定能做得很好!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幼儿们更是需要,所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他们会更加相信自己的最棒的。
策略与反思:
1、通过今天的活动,发现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越来越强,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充分的相信幼儿,多给他们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只有在不段的操作、实践中,才能使其能力越来越强,不能总不放心。
2、一个班三十多名幼儿,差异很大是肯定的,但只有在不断实践操作中,才能发现他们的差别,才能针对他们的差别进行相应的帮助和培养。发展比较好的幼儿可能老师一说,他就会做了。有的幼儿可能看看别人示范也就会了。同样也有的幼儿需要老师费很大劲儿,反复进行指导,纠正也不一定能很快明白。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要有耐心,和幼儿一起努力,只要他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提高,也就是幼儿发展的过程。
3、在活动其间,活动之后,一定要对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发现优点,更要大力表扬,并鼓励幼儿向其学习,让幼儿看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对活动会更有兴趣。
4、针对教育活动的情况,可以在区域时进行补充,尤其是对那些能力稍差的幼儿,在区域时,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有助于幼儿能力更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