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研讨交流>>文章内容
课题组第十六次会议记录
发布时间:2019-01-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huyan12

 

2019.1.10

   

会议室

主持人

胡燕

记录人

戎丽娜

研讨主题

中期评估之后的调整反思

参加人员

胡燕、马燕、张娟、戎丽娜、庄虹瑜、金裕哲、刘晓舒、孔彩霞、朱常锦、樊小瑜、赵洪秀

 

 

 

 

 

 

一、汇报中期评估情况

1、优点:

能抓住“童趣课程”理念中幼儿本位意识、游戏精神,一日活动四个板块分析比较到位,尤其是“环境改造”、“自主进餐”、“一日作息时间安排调整”、“户外活动版块”有亮点,“自主策略”运用非常好。

2、问题:

1)“概念界定”不清晰;童趣课程背景指什么?一日活动内容包含哪些?有哪些可以优化?优化的侧重点在哪儿?

2)中期报告不够规范,缺少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这些基础内容,报告格式等都需要改进

3)研究方法不严谨;论文不聚焦

二、  下阶段思考的问题

1、童趣课程背景和课程游戏化的区别

2、童趣课程背景和优化幼儿一日活动的关联度。

3、下阶段可以重点围绕“活动指导策略”和“幼儿发展性评价”开展研究。

4、对于“活动小故事”、“个案分析”、“观察记录”进行辨析

三、课题组成员讨论、发言

胡燕:专家为我们大家扫盲了“课题报告”该怎么写,课题研究是严谨的事,不能有疏忽和差错,研究方法也不可以杜撰,要以袁振国译的《教育研究法导论》为准。

马燕:建议策略和优化合并,策略要有指导性,写报告的时候,站在读者的立场,如在哪个具体环节进行优化?关于子课题,建议成立项目小组进行研究。我们的内容研究比较多,比较散,指导策略没有针对性。

张娟:关于童趣课程和课程游戏化,明晰自己的理念,论文要和课题相关,产量少,这一块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赵洪秀:童趣和童趣课程概念要分清,童趣课程和课程游戏化有相通的部分,童趣课程实施了几年,在此基础上优化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在梳理报告过程中,要加强学习,边思考边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