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研讨交流>>文章内容
课题组第五次会议记录
发布时间:2018-04-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huyan12

 

2018.4.20.

   

会议室

主持人

赵洪秀

记录人

胡燕

研讨主题

交流课题研究中发现的“幼儿有趣的事件”

参加人员

胡燕 马燕 毕水娟 朱常锦 孔彩霞 樊小瑜 刘晓舒 许君

 

袁科香 戎丽娜 张娟 金裕哲 庄虹瑜 赵洪秀

 

 

 

 

 

 

1、张娟介绍“泡沫球事件”:

孩子们不小心将“科学探索区”的操作材料打翻了,里面的很多细小的泡沫球撒了一地,老师让孩子们赶快捡干净准备下一个活动。孩子们在捡泡沫球的过程中,用了很多种方法,但最终发现“用手掌在地上轻拍,让泡沫球吸附在手掌上,然后用容器将泡沫球从手掌上刮下来”,这种方法是最快速的方法。

2、金裕哲介绍“测量影子事件”

    午餐后孩子们坐在室外晒太阳,玩着手影游戏,忽然有孩子说:“影子真好玩,我们把影子画下了吧”由此,老师生成了一个活动“测量影子”。老师引导孩子在有太阳的时候,在一天的早晨、中午、下午离园前的三个时间段,在同一个地点,做同样的动作,相互画下各自的影子,并用自己的《幼儿用书》进行测量、记录,发现一天的各个时间段影子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3、袁科香分享“男孩尿裤子事件”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老师发现男孩子经常小便后会把裤子弄湿,究其原因是由于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家长帮助扶着生殖器小便的,有很多孩子家里都是坐着小马桶小便的,孩子没有自己扶着生殖器小便的意识。因此,老师在男孩子小便的厕所里贴上了花草、小动物的贴纸,让男孩们在小便时,自己扶着生殖器对着花草动物尿尿,慢慢培养了男孩正确的小便姿势。

4、胡燕分享“洗手事件”

    通过观察,老师发现孩子们去洗手时常会把袖口弄湿,于是老师利用儿歌《洗手歌》帮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5、朱常锦分享“自主进餐时,孩子做小老师的事”

自主进餐时,有的孩子装饭时总是一次装的很少,要装很多次才能装好。老师就要求小朋友学会目测,想好自己大概要吃多少饭,然后用饭勺一下就基本装那么多,装一下就离开,不够等吃完了再来装。一次在装饭时,A小朋友又在那儿磨蹭,一下一下装个没完。B看见了,就对A说:“老师不是说过要看准了,一次就装成功吗?你看我是怎么装的”说完就示范了一下,一次就装成功了。A又试了一下,也成功了。

6、樊小瑜分享“敲筷子事件”

在自主进餐时,由于新换了餐具,孩子们都换了不锈钢的筷子进餐。有的孩子举得不锈钢的筷子敲起来声音比较脆、响,觉得很好玩,就一直在位置上敲。老师发现后及时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告知孩子们,吃饭前餐具已经消毒了,不可以敲着玩,这样不卫生。并且在“音乐区”满足孩子的需要,创设了“自制打击乐器”,孩子们就不再吃饭时敲筷子了。

7、孔彩霞分享“进包厢”用餐

在自主进餐时,老师发现有的孩子吃得很干净,有的则吃得到处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吃饭时保持桌椅、地面的干净,老师想了个办法,请教室的一角布置成温馨漂亮的“包厢”,吃得干净又快速的孩子可以进包厢吃饭,这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很多孩子吃得越来越快,还特别干净。

8、毕水娟分享“平时吃得很少的孩子,自己装了很多却吃掉了”

在实行自主进餐后,老师发现有的孩子平时吃得很少,很慢,但当她自己去装饭装菜时却装很多,一开始老师还担心他吃不掉会浪费,提醒他是不是装得太多了,问孩子:“吃得完吗?”孩子说:“吃得完。”并且真的吃掉了,而且速度还不慢。所以,自主进餐给孩子带来了乐趣,也使得孩子乐意吃饭了。

9、刘晓舒分享“玩水事件”

孩子们去洗手时,总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水,并且将水弄得到处都是。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将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张贴在洗手池旁,提醒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并且在教室阳台上创设了“玩水区”,提醒孩子们洗手时不玩水,不将水弄到地上、身上的小朋友可以到“玩水区”去玩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许君分享“够不着事件”

在孩子们洗手时,每次都有几个矮个子的孩子会把水弄在身上,原来是他们个子比较矮,够不着水龙头,每次都是踮着脚用手去够,有时用力过猛,水一下子喷出来,就把身上都弄湿了。老师就在地上给这些孩子垫了块积木,这样个子矮的孩子也能够到水龙头了,身上也就不会弄到水了。

11、戎丽娜介绍由绘本引发的“心灵美”事件

天气渐渐热了,女孩子们都换上漂亮的春装,蓬蓬裙,公主衫来幼儿园。吃过饭,老师们发现孩子们在聊天。A说:“看,我今天穿的公主裙美吗?”B说:“光穿着美有什么用,要心灵美才好。”C说:“你懂什么叫心灵美?”B说:“心灵美就是善良,要乐于助人。”D说:“昨天老师讲的绘本故事里就说到要做个心灵美的人,你们都忘了吗?”由此可见,优秀的绘本故事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

12、马燕分享“一米线事件”

自主进餐时,孩子们的拥挤现象比较严重,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收效甚微。于是老师与孩子们讨论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与孩子们商量讨论,大家觉得喊号、隔离栏都不太方便,象银行一样,采取一米线的方法让大家自觉遵守比较好,于是就在教室里创设了多条一米线,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3、庄虹瑜分享“喷泉”事件

    孩子们在科学区玩“接水管”游戏时,自制了很多的“喷泉”,有的“喷泉”水管高,有的水管矮,有的孩子负责灌水,有的则负责在“喷泉口”接水。当矮的喷泉管都开始喷泉时,高的喷泉管还是没有水出来,A幼儿在高喷泉口等了半天不见水出来,焦急地对B说:“你快灌水呀,你看别人的喷泉都喷出水了,你快加油呀。”B幼儿说:“我一直在灌水呀,我也不知道你那儿为什么不喷水呢?”C幼儿看了说:“我们的水管矮,水压大喷泉就出水了,你们的喷泉管接的太高了,水压不够,当然就出不来水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深入的研究,象水压的问题就是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