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戎丽娜12月课题学习资料卡
发布时间:2018-12-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rongln

学习时间

2018.12.3

学习内容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状况及教育举措

学习者

张娟、庄虹瑜、金裕哲、胡燕、许君、孔彩霞、朱常锦、马燕

学习来源

网络

内  容  摘  要

幼儿教育要促进个性的发展,促使幼儿心理的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孩子长远的发展要求,向我们提出了重视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究入园适应能力教育方法和手段,利用幼儿园这个有利的教育环境,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他人交流,自如地生活在幼儿园之中。

 一、 缩小家园差距

对幼儿来说,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要建立起一定的师生关系,为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让他们由依恋父母转变为依恋老师。因此,幼儿入园的家访工作特别重要。家访中把孩子当作主要的访问对象,当作家庭的主人,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些幼儿园生活环节,还可以将请其父母带他去幼儿园的“请柬”交给他,邀请他和父母一起来幼儿园玩。老师还可以亲昵地称呼他,询问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了解幼儿的爱好……这样教师给幼儿一个亲切和蔼、亲如妈妈的感觉。小班幼儿刚入园,大多数幼儿是初次进入入园生活、学习,对幼儿园入园生活有一定的畏惧感,我们着重营造宽松的心理、物质环境氛围,为培养幼儿的入园适应能力创造条件。游戏区角开设了“亲亲宝贝 ”、“温馨家庭”等区域,让孩子从心理上接纳教师、认同教师,感受教师妈妈般的关爱。开展了自带玩具、图书大家分享活动,大家共庆集体生日活动,组织幼儿开展手掌趣味画——“集体树”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入园生活之乐趣,增强入园的向心力。

其次,在幼儿刚入园的几星期里,对幼儿的某些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应遵循“渐进”的原则,减少幼儿的心理落差。如开学初,缩短幼儿在园时间,要求家长早晨晚点送孩子入园,入园前两周中午暂不在园用午餐,适当提前离园。刚在园用餐时,幼儿往往不习惯幼儿园的饭菜,此时,可以每餐准备几样菜肴让幼儿挑选,不要强迫他们吃不喜欢的菜,但可以鼓励他们什么菜都可以尝一尝。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尊重幼儿,象母亲那样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能力差异、生活习惯,仔细观察幼儿的言行,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想法、做法,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从而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心态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由于环境、规则、要求、教养对象的不同,给幼儿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家由父母甚至更多人照顾生活,现在却要自己照顾自己,往往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孤独和无助,因而培养幼儿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的愿望,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良好心态的形成。如在培养幼儿进餐习惯时,可以通过讲故事、教儿歌等方式激发他们自己吃饭的愿望,通过游戏“娃娃家”帮助幼儿掌握吃饭的方法。如幼儿喂“娃娃”吃饭,边喂边念儿歌,并做动作:小调羹,盛勺饭,不多也不少,张开小嘴巴,米饭送进嘴,嚼呀嚼,饭团下了肚。穿衣服时为了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方法,可以边念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扭上房子。边穿衣服。教幼儿洗手时,应该要求他们掌握擦肥皂、冲洗、擦手巾这三个步骤的技能,幼儿在擦肥皂时往往不是一抹了事就是干脆不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口吻说:“洗手前,我们先要与肥皂做朋友,和它握握手,这只手要握,那只手也要握。”冲洗时为防止幼儿玩水冲洗不干净,教师应加以帮助和指点。

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师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与机会,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欲望,帮助他们实现自理的愿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为适应集体创设条件,打好基础。

三、增强群体意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倘如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会为自己不被同伴接纳而郁郁寡欢,也会为经常受到同伴的拒绝而紧张不安,因而增强群体意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幼儿感受到群体的乐趣,增强幼儿的社会归属感,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首先可以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要使幼儿有尊重他人的意识,教师要以身作则,尊重每一位幼儿并让每个幼儿有自我决策和自我选择的权利,只要幼儿不妨碍别人,我们就无权干涉他。如果幼儿有这种意识,同伴间的关系就会显得宽松和谐。

其次让幼儿感受合作互助的乐趣,如互带玩具,图书并互相分享之。互相合作绘画、游戏等等,帮助幼儿形成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的友爱关系,通过合作活动帮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合作互助的乐趣,从而适应并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最后还要帮助幼儿学会交往,幼儿在幼儿园的交往对象具有变化性,而当代的幼儿由于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家庭中缺乏交往的对象,交往技能较差,因而在幼儿园中与同伴交往时容易产生矛盾,这往往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因而在入园适应教育活动中应教幼儿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轮流、互换、谦让、妥协、分享等。要求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意见,克服交往中从众心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做到不固执已见,善于调整自我。当发生矛盾时,教师不要当“裁判”而因引导幼儿寻找不协调的原因。如:在区角游戏一角布置了“和平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发生纠纷、摩擦时双方坐下来,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看法,在共同争论的基础上寻找解决方法及答案,对交往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则应批评指正,从而使幼儿获得正确性的交往技能。

幼儿入园适应教育活动是家园共同配合,协作教育的结果,怎样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生活等,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收集人:戎丽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