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和延伸
发布时间:2018-05-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rongln

学习时间

2018.5.21

学习内容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和延伸》

学习者

庄虹瑜、张娟、金裕哲、戎丽娜

学习来源

网络

内  容  摘  要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评价

对幼儿及其作品评价是活动实施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评价不仅要对幼儿表现的好坏、作品的优劣进行简单点评,而且要充分考虑到评价的发展性,在评价中促进幼儿对于自身以及美术创作的深入认识。

1.注重过程性。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已有水平、幼儿在制作中取得的进步及律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发展。其中突出的表现是:①注重阶段性——每学期应按固定时段进行总结性评价,可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②注重追踪性——成长的过程伴随幼儿从小班、中班到大班的每时每刻,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要注重对幼儿过去的美术创作发展进行总结,为以后设计、实施美术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参考依据。   

2. 注重适宜性、多元化。

   要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表现进行合情合理的评价,首先必须关注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动作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家长对评价的认同、关注度与配合意识的增强,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不同个体在多种智能方面的拥有比重各不相同,因而对幼儿评价的标准也应是多元的,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幼儿。其次要注意多主体参与。美术活动渗透于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评价应以教师评价为线索,贯穿家长的评价,注重幼儿自身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用分析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幼儿个体,使其保持发展优势,发挥潜能。

3. 注重体现个性化。

   幼儿的发展表现往往在其日常外显行为中,因此应以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呈现出的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为主要依据。档案袋评定是可供选择的重要方法,即教师有意识地将体现幼儿成长轨迹的作品和相关赘料收集起来,有选择地放进幼儿多元成长记录中。这些资料一方面为幼儿发展评价提供原始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运用这些信息既可以进行纵向比较评价,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评价,了解幼儿个体的同时,关注幼儿在总体中的位置。档案袋评价不仅对于幼儿的发展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选取美术活动的内容与技法的适宜性。除档案袋之外也可以使用观察评定,即让教师通过观测与记录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发展指标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做出幼儿发展的评价判断。

4. 注意有效方法。

   评价不仅是对幼儿活动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幼儿发展状况的把握,还是了解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途径。采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时间成长的评价”与“学习过程档案的评价”相结合,由此经过长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和积累,从而形成反映幼儿美术活动学习过程与成果的信息和资料,使量化评价方法科学、客观,使质性评价能弥补量化评价方法的不足,真实地反映美术教育现状,从而有助于调整和改进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工作。

二、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延伸

美术活动是幼儿课程活动网中的一个节点,因此教师要注意美术活动的延伸价值,通过环境创没、领域渗透、家园共育等方式,发挥美术活动的最大价值。

1. 教师应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已经完成的美术作品。

   首先,可以引导幼儿将美术作品应用到游戏和其他活动中。例如,幼儿在洁动中折了一架纸飞机,在体育活动中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开展“开飞机”活动,这不仅省去教师制作材料的时间,而且是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好机会;剪纸活动“叠罗汉”是组织幼儿对生活中对称物体和对称现象进行观察了解的好机会。其次,可以组织全体幼儿用自己的美术作品装饰班级环境,让幼儿处于美术创作的氛隔中,随时随地感受美术创作的美。

2. 以美术活动为线索,引导幼儿探讨发现各种美术的历史与寓意。

   开展各种关于民族文化的主题活动,为幼儿广泛接触和了解多样、深厚、奇特的民族文化提供机会。如通过欣赏中园民间剪纸作品,观看民间艺人的剪纸过程,引导幼儿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其中符号和图案的吉祥寓意。

3. 教师应经常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与幼儿一起进行美术创作。

   家长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纸材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些生活用品或者装饰品,提高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帮助幼儿树立创造生活、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

                                             收集人:戎丽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新城逸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