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逸境幼儿园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 中班幼儿午点自主管理
课 题 实 施 人 许君 刘晓舒 胡燕 金裕哲
实 施 班 级 中班
填 表 日 期 2018.9
拟 结 题 时 间 2019.6
一、课题产生的原因及研究意义
产生的原因: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给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契机。教师将教育自然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在保证幼儿快乐生活的同时进行积极而合适的教育引导,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自动参与并创造生活,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自动性、创造性以及处理成绩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都比小班时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尝试下午起床和点心由幼儿自主完成,用游戏化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尽量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研究的意义: 幼儿下午起床和下午点心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这个时间段包括小朋友起床穿衣服、盥洗、下午点心和女生整理头发等许多生活环节。因为幼儿能力有不同,有些孩子穿衣服和用点心非常迅速、独立,有些孩子动作比较慢,需要老师的帮助,还有一些女孩子需要梳头发,琐碎的事情中有很多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的方面。我们尝试在这个环节改变以往由老师管理统一起床、统一盛点心、女孩子统一梳头发的形式,不断完善幼儿自主起床、自主午点,快乐、自主起床、盥洗和点心的全过程。同时幼儿自己动手盛点心,吃多少盛多少,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也节约了时间。放手让孩子去完成这一生活环节,既能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也能让老师更好地关注个别幼儿。 |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概念: 自主午点:尝试下午午点时间由儿童自主完成,强调此环节的游戏化、课程化。自主午点是指不在外力强制的情况下,出于兴趣和需要,幼儿自发、自愿进行的生活活动。 研究目标: 1、通过对幼儿自主午点活动的实施,幼儿能主动学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做事的顺序。 2、学会自主选择,学会节约等。 3、学会分享、轮流、排队、秩序等发展。 |
三、研究时间及具体实施步骤
研究时间: 2018年9月——2019年6月 实施步骤: 一、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育监控能力、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各个教育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自主午点环节中,教师不是权威,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适时、适度地对幼儿加以引导。 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家长观念的变化影响着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长们虽然都对“培养孩子自主管理能力”有着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放手让自己的孩子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家长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做事缺乏主动性。作为教师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使其更深一层的认识“自主性”对幼儿的重要性,鼓励家长支持老师的做法,齐心协力培养幼儿自主午点的能力。 三、午点安排从单一转变为整合 午点活动不是单一的,而是互相整合、互相渗透的,比如:起床后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整理衣服、盥洗、喝水以及梳头等环节。教师既要考虑到午点环节的整合,又要考虑到保教结合、互相渗透的特点。 四、午点环节要衔接自然。 在午点活动实施中有许多过度环节,组织不好,将造成时间上的隐性浪费,需要教师智慧的进行引导。教师在过度环节采取的方式有很多,如:伙伴互助;比如,能力强的孩子起床快了,可以给他分任务,让他协助老师整理床铺或帮其他小朋友穿衣服、系鞋带,孩子帮助孩子,互相受益。
四、预期成果
1、中班年级都能有序的开展自主午点。 2、本学期对园级姐妹班分享自主进餐成果,逐渐在全园推广幼儿自主午点。 3、每个教师发表或参加区级以上相关论文评比,也可是教育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