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逸境幼儿园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 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 题 实 施 人 马燕 孔彩霞 朱常锦
实 施 班 级 大班
填 表 日 期 2018.9
拟 结 题 时 间 2019.6
一、课题产生的原因及研究意义
产生的原因: 儿童的天性就是“多动”,在活动、游戏、玩耍中逐渐成长。在学前教育中,为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如何保障学前教育户外活动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由于户外活动的开展不再限于室内,儿童活动范围已延伸到社会和日常生活场所,因此儿童与社会产生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在户外活动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更容易诱发儿童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从而让儿童体验自身不同的身份特征,认识社会,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有利于释放儿童的个性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儿童,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小主人,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通过这些户外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和解决事物的能力,充分释放儿童的个性。 3、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户外活动不同于园里课堂教学的活动,它的实践性、操作性和能动性更强,所以在户外活动中孩子的身体运动得到很大的锻炼。例如在一些户外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跑、跳、以及击打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节奏运动有利于促进儿童身体各个器官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发展。 4、有利于塑造教师的儿童视角 教师可以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根据儿童的表现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儿童的爱好、兴趣和需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技能,更加适应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满足儿童的真实需求,释放儿童的天性。
|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概念: 1、体能:是指从事身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能力。它包括身体素质(如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协调、柔韧、抗病性、应激性)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掷、钻爬、平衡等)。 2、户外锻炼:是指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的前提下,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户外锻炼,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3、幼儿园户外活动: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锻炼。 4、指导策略:教师适时、适度介入活动中,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研究目标: 1、合理安排户外活动的场地,丰富孩子们的生活见识,加强他们的社会性培养。 2、优化户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3、在户外活动中,将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相结合,使儿童在自由活动中大胆发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自由地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活动,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
三、研究时间及具体实施步骤
研究时间: 2018年9月——2019年7月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8——2018.9)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参与课题研究成员,创建研究课题交流平台,申报课题立项。 2、查阅文献资料,搜集理论素材,认真学习有关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理论,提高自身对实验方案的认识和开展实验的水平。 3、确定实施班级,制订课题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9——2019.6) 1、根据我园户外活动实施的现状,结合教师分类整理的材料召开课题组会议,全面实施本课题研究计划。 2、确定实验班,了解幼儿现有水平。 3、利用教研活动集体讨论,根据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优化,把具体目标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法,积累资料,形成阶段成果。 4、每学期利用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在研究过程中改正实施。 7、写好反思案例、及时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6——2019.7) 1、撰写研究报告及有关论文等。 2、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做好成果结集工作。 3、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为课题成果鉴定做好充分准备。 |
1、阶段成果:课题研究园本教材、课题研究典型案例。 2、 最终成果:课题研究相关评价系统、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论文集
|